“新型工業化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要培育新主體,激活制造強市的動力之源”“要通過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揭陽制造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
12月7日我市召開的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建設制造強市大會,在全市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擔當作為,把新型工業化作為揭陽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任務,努力為全國、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揭陽貢獻。
制造業當家,厚植產業發展沃土
新型工業化是揭陽制造強市建設的一道必答題。當前,我市堅定“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鮮明導向,在鞏固產業體系優勢、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不斷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全市共有規上工業企業1618家,今年1~10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54.69億元,增長 28.4%,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
全市各地積極行動,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推動資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向制造業傾斜,形成疊加放大效應,厚植產業發展沃土。
榕城區將“工改工”作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集中全區資源全力攻堅,加快萬洋眾創城建設招商進度,加速推動通用廠房建設,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打造企業創新投資發展新洼地。
揭陽產業園聚力打造電子科技產業集聚載體,成功引進以深圳賽博宇華集團為鏈主企業的智能穿戴產業鏈項目,填補了揭陽在智能穿戴產業領域的空白。
“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出臺了一系列著眼于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產業韌性、增強內生動力的重要政策舉措,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振了信心!”廣東揭陽精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紅祥表示,將整合資源優勢,推進供應鏈企業入駐,打造智能穿戴產業鏈集群。
龍頭項目牽引,做大做強工業園區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攻堅突圍、跨越趕超的必經之路。
惠來縣搶抓龍頭企業落戶契機,聚焦平臺建設,打造一園多區格局;圍繞海上風電、海工裝備、新型儲能等7條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推動產業加快集聚、形成集群。今年以來,全縣新簽約項目85宗,計劃總投資363.8億元,其中25個制造業項目投資占比達67.7%.“在風電裝備制造的基礎上,全面發展深遠海大型LNG天然氣模塊、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海上智能化漁場、高技術海洋平臺和船舶、氫能和儲能裝備制造等海洋全領域裝備。”廣東藍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志彬表示,要加大對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的合作,通過強化產學研用合作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推動裝備制造向高端邁進。
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充分發揮龍頭項目帶動作用,全力打造以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為超級“鏈主”,以伊斯科、巨正源、東粵化學為強“鏈主”的“一超多強”產業格局。今年1~11月,累計完成工業產值超850億元,固定資產約43億元,簽約10個產業項目。
“作為國有能源骨干企業,率先推進新型工業化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廣東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鄭海濤在會場上鄭重發聲。截至10月底,廣東石化累計加工原油1321萬噸,銷售產品109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740億元,上繳稅費101億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未來,廣東石化將錨定“高質量建成綠色、智能、效益型世界級煉化基地”這一目標,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推動整體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將組織實施園區產業鏈配套創新工程,同時,實施重油加工基地特色創效創新工程、聚烯烴新產品開發創新工程、綠色減污降碳創新工程、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創新工程,打造信息化管理、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中國石油煉化標桿企業。”鄭海濤說。
融入新格局,推動裝備制造向高端邁進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交叉融合為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開辟出新的巨大增長空間。
揭西縣充分發揮省級制造業相關專項資金引導撬動作用,積極協助企業獲得省級技術改造資金扶持,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改造積極性。今年1~11月,全縣新增工業投資入庫項目數63個,計劃總投資27.96億元。該縣將高質量建設承接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招引更多符合產業發展規劃的先進制造業落戶園區。
揭東區聚焦做精做優轄區內國家級經開區、中德產業園、揭陽產業園三個工業園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同時,扭住新舊動能轉換“牛鼻子”,支持引導企業加大技改、研發投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廣東海興塑膠有限公司3年投入3億元建立智能制造工廠,已建成投入試產的“智能全流程5G數字工廠”,計劃年產1萬噸日用塑料制品,全流程實現設備自動化、管理數字化。“建議政府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制定更加精準和有針對性的政策,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促進揭陽制造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該公司董事長宋旭彬說。
競逐新賽道,加速賦能產業優化升級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
揭陽高新區緊扣我市綠色石化和海上風電兩大萬億級產業,大力發展“2+1”(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累計引進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項目25個、新材料產業項目6個;瞄準產業鏈科技成果轉化這一關鍵環節,積極引入榕江實驗室新材料加工中試基地、國際氫能科技創新研究院和首臺套項目。
始創于1993年的廣東華能達電器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專業電吹風科技創新和智能技術改造,投資打造國家CNAS資質實驗室,擬建設智能化數字型的現代化新型廠房。“我們將聚焦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網絡協同,全面推進整個工廠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低碳的全面提升,加速賦能產業優化升級。”該公司副總經理黃敏楠表示。
靠智能增效,持續推進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釋放新潛能。
普寧市大力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立項“揭榜掛帥”,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1~10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8.83億元,增長33.6%;把推進企業入園、招商引資變成推動企業技改的過程,加快壯大紡織服裝、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等優勢產業集群。普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已入駐企業40家。
致力于服裝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綠色化發展的廣東創時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技術改造升級打破傳統流水線瓶頸,實現自動裁剪、面料預縮、電腦控制驗布等各項自動化服裝設計、生產工藝。“我們公司將全力以赴推動生態智能印花一體化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為區域傳統優勢服裝制造業注入新的活力。”該公司董事長鐘漢文說。
產學研融合,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體系
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新興產業持續發展、新能源技術研發,都需要人才支撐。我市聚焦產業強市目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筑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融合發展的創新體系。
落戶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的榕江實驗室正加緊推進建設中,將圍繞揭陽發展“8+3”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針對綠色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環保與安全等領域,為綠色石化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引導企業主動求變,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和工藝設備,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向高端化、精深化發展。
“我們將發揮榕江實驗室作為重大綜合性科技創新載體的依托作用,全力將其打造成為支撐揭陽全產業發展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平臺、技術服務平臺、招商引資平臺,為揭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榕江實驗室主任陳旭東說。
揭陽技師學院聚焦“產業定專業”,以服務揭陽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聚焦“工學一體”“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化教學改革,采取“教學工廠”應用場景;聚焦“教科研創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我們將圍繞著‘擴容增量增效’的目標,更加主動對接揭陽萬億級產業集群,培養高技能人才,到2025年實現辦學規模在5000人以上,為揭陽建設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揭陽技師學院院長林涌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