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播種水稻育秧的好時節,在我市首個規模化水稻集中育秧中心——普寧市水稻育秧中心的育秧大棚里,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地鋪放在苗床上,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在該中心負責人梁立坤的指導下,工人們分工協作、準備苗盤、裝填基質、精細播種……一派繁忙的景象。近期,該中心搶抓農時,采用“工廠化”育秧的新模式,集中開展早稻育秧工作,助力當地及周邊地區春耕生產提質增效。
梁立坤是普寧市廣太鎮平寶山村村民,在地方黨政的支持下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他逐步引進機械化設備,以機械化生產的方式大面積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成為有名的“種糧大戶”。在持續擴大種植規模的基礎上,梁立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領當地農戶組建了“普寧市立坤農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帶動周邊村民科學種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秧好半年稻,苗好七分收。“傳統的育秧方式由于播種密度較低、均勻度差、秧苗長勢不均以及管理水平的差異,占用秧田面積較大,相對用工量、耗用物資用量、種子用量較高。同時,由于浸種時間短,種谷不發芽;翻堆不及時,燒壞芽也是常事,而且勞作辛苦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農民。采用‘工廠化’育秧的模式,能解決這一系列的難題和各方面的損耗。”梁立坤告訴記者,有感于此,他決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水稻育秧中心。經多方籌資,去年底,他投資260多萬元,建設了面積達11.6畝、擁有5個育秧大棚的普寧市水稻育秧中心,這是我市首個規模化水稻集中育秧中心。
據介紹,該中心配套自動噴灌、自動控溫系統,起到防水浸、防干旱、防寒、防霜凍作用,可大大提高水稻育秧質量,節約育秧成本,縮短育秧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記者在該中心育秧大棚里看到,育秧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工人們正忙著消毒浸種、碎土、調配秧床土……接著將育秧盤、育秧基質、種子等放在機器上,隨著機器的嗒嗒聲,經過浸泡的谷種均勻地撒播到育秧盤里,在完成覆土工序后被整齊擺放在自動化噴灌區。“對比大田育秧,大棚育秧生長速度快,在有限的空間內集中培育大量秧苗,22~23天即可出棚插秧,每造可育秧2~3次。而大田育秧則需要 40~45 天,且大田育秧每造只可育 1 次秧苗。這樣的‘工廠化’育秧模式不僅能夠大大縮短育秧周期,還能夠提升秧苗品質,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預計今年早晚稻共能供應大田機插秧苗1萬多畝。”梁立坤說,育秧中心于今年初建成投產,將給本地及周邊地區的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首先是提高糧食產量。工廠化育秧直接把育種基地搬進大棚內,通過嚴格的溫濕度控制,既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讓水稻育秧不再“靠天吃飯”,又直接促進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方法的推廣運用,提高了合理密植水平,而且為機械化插秧提供了標準化、高質量的秧苗,增產效果顯著。同時,由于減少返青期、提前生長期,有效解決了“倒春寒”和避開病蟲危害期問題。此外,還能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實現企業、農民雙收益。
據了解,普寧市水稻育秧中心采用“工廠化”育秧模式,方便快捷又省力,而且出苗齊、效果好,受到本地及周邊地區種糧戶的青睞。今年以來,該中心除了滿足合作社承包的農田用秧外,還采用環節托管或者是全程托管的模式,為農戶提供從幫忙選種到育秧、田間管理、收割等服務。近期,各地種植大戶紛紛前來洽談,目前該中心已接到來自揭西、惠來以及潮州、汕頭等地的育(插)秧訂單2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