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妹”林熙悅身披“紅色戰袍”,氣勢十足又萌動可愛。通訊員 攝
南山小學少年英歌隊隊員雙手舞槌,瀟灑利落,令人眼前一亮。通訊員 攝
小小醒獅英姿勃發、少年英歌威武颯爽,稚嫩的臉龐上閃爍著堅毅的眼神,在靈動的閃跳騰躍間,整齊的吶喊中,展現揭陽非遺的獨特之美,舞動揭陽人自強不息的精氣神……
6月1日晚,《致未來》——2024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六一”晚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和少兒頻道同步播出,揭陽“小獅妹”和南山小學少年英歌隊驚艷亮相。作為“非遺傳承者”,也是“城市代言人”,他們用精彩的演繹呈現了揭陽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更讓人們看到了揭陽非遺薪火相傳的生機與活力。
萌娃出圈,站上“C位”代言美麗家鄉
當晚,在晚會總會場《非比尋常》非遺節目中,“小獅妹”林熙悅身披“紅色戰袍”,站上總會場“C位”,閃轉騰挪,搖頭擺尾,氣勢十足又萌動可愛。而在珠海分會場,38名來自普寧南山小學的英歌少年,雙手舞槌,瀟灑利落,在一呼一吼、一擊一躍之間,煥發出來的少年英雄豪氣憾動著人們的心靈。晚會還別出心裁地將總會場與分會場進行聯動,讓少年獅舞和英歌實現“同臺”表演,更添濃厚韻味和趣味。
“C位妥妥的,優秀優秀,點贊,點贊!”“好樣的!咱們的‘小獅妹’出名了!”“讓中華非遺文化代代傳承,讓中華戰舞潮汕英歌舞,舞出潮汕人的陽剛之氣和豪爽英姿,為少年英歌隊加油點贊!”“傳承傳統文化,為家鄉爭光!”“英雄出少年!舞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臺上精彩演繹,臺下好評如潮,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大觀眾和網友紛紛為“小獅妹”和南山小學英歌隊點贊加油。
央視“六一”晚會與央視春晚一樣,都是深受億萬觀眾喜愛的文化節目,對孩子們來說,該晚會如同春晚之于全國觀眾。少年舞獅、英歌閃耀登場,強勢圈粉。那一刻,他們是講述揭陽故事的“小明星”,是賡續非遺血脈的“小使者”,煥發出揭陽非遺文化的蓬勃生機,也展示了美麗家鄉的深厚底蘊和城市魅力。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了能呈現英歌舞最震撼人心的精彩場面,從一個多月前接到邀請演出通知開始,南山小學少年英歌隊便在普寧英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及幾位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第二課堂和周末時間進行強化訓練。本次表演搭配著音樂進行,不同于以往的鼓點配合,對孩子們來說是新的挑戰。訓練過程中,他們配合著音樂,不斷進行調整、磨合,全力以赴,誰都不說苦更不喊累。“能去央視表演,我很開心,也很激動,我要把最好的英歌舞呈現給大家。”南山小學少年英歌隊隊員陳錦珊的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我們希望把揭陽普寧的英歌帶到央視去,讓全國的青少年喜歡!”陳來發告訴記者,隊員們帶著展現家鄉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呈現最好的英歌舞,他很欣慰地看到孩子們對英歌舞的熱愛,古老的英歌舞必將更好地傳承下去。
“小獅妹”林熙悅春節期間因與專業舞獅隊在街角的暖心互動,上演一場“雙向奔赴的傳承與熱愛”而感動全網,也為網友進一步認識和了解舞獅文化打開了一扇窗。此次,“小獅妹”登上央視“六一”晚會,更是備受關注。在北京錄制節目并接受媒體采訪時,“小獅妹”自信滿滿地向大家推介揭陽舞獅,更為自己的家鄉“打call”。“我是‘小獅子’林熙悅,我的家鄉是廣東揭陽,舞獅在我們這里特別流行!我喜歡舞獅,鼓聲響起后,我舞著獅,我覺得自己能沖破一切困難!舞獅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如果你來我的家鄉,一定要看我們精彩的舞獅表演!”林熙悅的父親林凱榮表示,他父女倆都非常喜歡舞獅,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訓練,將舞獅文化傳承下去。他們希望通過展現、傳承舞獅文化,推廣揭陽文化,讓更多的人知曉揭陽、來到揭陽。
薪火相傳,古老非遺綻放時代光彩
英歌“出圈”又“出海”、青獅驚艷迪拜、潮劇唱響獅城、煙花火龍上央視……近年來,揭陽非遺頻頻“出圈”“出彩”,除了在大舞臺上綻放光彩,還不斷“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市民生活中植入更深的文化“基因”,在文旅融合中釋放創新活力:在校園、文化館等文化教育場所,英歌、潮劇、剪紙、面塑、武術、風箏制作等培訓常年開展,非遺傳承人、資深從業者進行面對面、手把手傳授技術技能,發揮“傳幫帶”作用;在文化遺產日、春節等重要節慶里,非遺展演、文化集市、創意活動、文創設計等“非遺+”形式層出不窮,不僅激活了“沉睡”的歷史寶庫,也通過元素碰撞,實現了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傳承。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和傳承力度,出臺了《揭陽古城保護條例》《揭陽市潮劇保護傳承條例》《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不斷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提檔升級,初步形成了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體系和國、省、市、縣四級保護體系。同時,加強非遺傳承人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形成國家、省、市、縣不同梯度的傳承隊伍。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還通過設立展示中心,并常年舉辦免費培訓,在全市各地設立培訓基地,“零門檻”免費向社會開放,培訓包括潮劇表演、潮州音樂、手拉壺制作等各類非遺課程,已成為我市的公眾藝術普及品牌,既使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技能得到更好傳承,也一定程度提升了市民群眾的文化素養。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推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村居社區及學校設立傳習所、工作室,開展帶徒授藝等傳習活動。如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張伯琪走進當地學校指導學生練習;潮劇代表性傳承人林柔佳進社區開展“送教上門”;南枝拳代表性傳承人黃烈楷在自家祠堂開設義務培訓班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剛完成修繕并開館試運行的丁日昌舊居特別設置由“多彩非遺”“精雕玉琢”“曲戲人家”“聽琴品茗”四個展區組成的非遺體驗區,精選了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非遺項目進行推介,并不定期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展示,與市民游客進行互動,讓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在暢游百年丁府時,近距離感受揭陽非遺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今年6月1日起,“多彩揭陽·百姓舞臺”推出“看英歌·到揭陽”特色文化活動,每周六和節假日于揭陽樓廣場舞臺為市民群眾現場進行英歌舞表演,計劃每年演出約70場。
日益健全的保護體系,層出不窮的文化體驗,豐富多彩的傳承學習,形式多樣的活化利用,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讓古老非遺與年輕一代交織。我市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正以不同方式,感受非遺魅力、釋放創意活力,用雙手和智慧扛起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大旗,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讓非遺文化傳承煥新,綻放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