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大地,思想的浪花在此奔涌成河流。
榕樹下、祠堂里,村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百姓宣講員講述著黨的創新理論和身邊感人故事,入耳入心;鬧市中、村道上,英歌隊的青年們歡騰起舞,引得游客陣陣喝彩;朝陽下、星光里,群眾在24小時書吧里三兩成群,捧起書本,享受閱讀的樂趣……
在思想的河流上,揭陽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戰鼓催征穩馭舟——階段來,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緊扣揭陽市委中心工作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年”“提升年”建設要求,持續擦亮“文化揭陽”“文明揭陽”“書香揭陽”三張名片,以文化涵養人,以文明浸潤人,以書香熏陶人,有力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各項工作在“百千萬工程”、實體經濟、招商引資、綠美揭陽、文化交流等重點,全方位、多角度、廣覆蓋地展現揭陽新形象。
也是在這一階段來,揭陽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揭陽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進一步推動揭陽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征程中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弘揚時代主旋律打造宣傳主陣地風清則氣正,心齊則事成。近年來,揭陽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凝心鑄魂,讓黨的理論和政策深入人心。階段來,揭陽緊盯黨員干部“關鍵少數”,常態化組織領導干部參加“揭陽學習論壇”、揭陽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
思想理論在干部心里生根落地,也在群眾身邊凝聚起謀發展、奔幸福的磅礴之力。揭陽通過持續抓好基層群眾理論學習,組建揭陽市委宣講團、市直青年百人宣講團以及市、縣、鎮三級百姓宣講團,在全市廣泛組織開展宣講活動;做大做強“領導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三大宣講矩陣,進一步發揮好“兩中心一平臺”作用,打造“榕樹下”“涼亭里”“田地間”等微課堂品牌,讓黨的理論和文明新風直達田間地頭;組建“理論+文藝”輕騎兵,以“三句半”“快板”等文藝形式,把黨的政策理論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不斷提升理論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揭東區新寮村,游客和村民聚集在黃旭華院士故居外的“榕樹下微講堂”,聽百姓宣講員講述黃旭華隱姓埋名30載研發核潛艇的感人故事;“畫面很有電影大片的感覺,沒想到揭陽這么美!”《古韻新風,山呼海應》《這里是揭陽》等揭陽城市形象宣傳片的推出,群眾感嘆揭陽日新月異的變化;“揭陽的制造業有著雄厚的基礎,要抓住廣東省提出制造業當家這一機遇,做優做強制造業。”在《揭賢鄉音》欄目,廣東僑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瑞雄為揭陽的發展鼓與呼,希望家鄉能夠更快更好發展……
今年來,揭陽市聚焦中心大局,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集“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其中,全力配合全省“向海圖強看廣東”大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主動策劃推進“聚‘揭’百千萬工程 助力高質量發展”“聚‘揭’百千萬工程 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等多場主題采風活動,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踴躍參與,形成系列音視頻資料和宣傳作品、新聞稿件300多條,抖音話題“抖來看揭陽”播放量近1000萬次,話題點擊量超百萬次,展現了揭陽全市干群砥礪前行、干事創業的風貌。為全方位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還通過常態化開展“凈網”“清朗”“劍網”等專項行動,守好意識形態的“南大門”和“護城河”。
“文化花園”爭妍斗艷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揭陽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崇文重教,千年文脈生生不息。為傳承文化基因,揭陽積極擦亮“文化揭陽”名片,在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
傍晚,普寧市里湖鎮富美村的英歌訓練基地熱鬧起來,富美青年英歌隊的小伙子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工作,聚集在古色古香的祠堂中進行集訓。今年,富美青年英歌隊多次登上央視舞臺展現揭陽國家級非遺之美,普寧各地的英歌隊經常受邀到全國各地演出,不斷創新表演內容形式,努力寫好英歌“走紅”的下半篇文章。
普寧英歌、喬林煙花火龍等一眾揭陽本土非遺能在全國“出圈”, 揭陽三山國王祖廟近日獲授牌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廣受海內外矚目,背后凝聚著揭陽對文化保護、傳承、活化的不懈努力。
揭陽有豐富燦爛的非遺文化和文保單位,近年來,揭陽積極寫好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宣介”文章,下足功夫培育潮劇、英歌、青獅、玉雕等一批揭陽特色“非遺”品牌,積極修繕丁氏光祿公祠等文保單位,推進《揭陽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立法。為了更好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揭陽還創新“數字+非遺”新形式,創作“揭韻潮風”系列短視頻,開創潮劇程式系統采編及網上互動式宣介的先例;舉辦“英歌鑼鼓賀新年”“行彩橋 迎福瑞”等非遺網上文化活動、網上非遺體驗活動,吸引近300萬人次參與;揭陽首屆龍舟民俗文化周相關視頻吸引了超8000萬次的播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注轉載。
揭陽之所以有眾多非遺,是因為揭陽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揭陽人文薈萃,有“國畫之鄉”“小戲之鄉”等美譽,為傳承千年文脈,揭陽積極推動本土文化事業發展,優化藝術創作環境,助力文藝工作者推出文藝精品,近年來取得累累碩果:普寧泥溝英歌隊榮獲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現代潮劇《大山里的紅旗》入選第十五屆廣東省藝術節終評作品;揭陽市文化館女作家王哲珠創作的長篇小說《姐姐的流年》獲評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文學類),以陽美玉都為背景的長篇小說《玉色》獲評廣東省首批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學作品;揭陽畫院創作篇幅長達20米的《濱海新城》《活力古城》兩幅國畫美術長卷,全景式展示揭陽風景名勝、特色民俗和城鄉建設……一朵朵文藝奇葩讓揭陽的文化大花園呈現爭妍斗艷的蓬勃景象。
文化上的百花齊放,為群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精神食糧”。揭陽持續做強“難忘鄉愁”美術IP,舉辦“難忘鄉愁·畫里揭陽”全國名家邀請展和揭陽市美術作品創作大賽展;開設《興·揭陽》海濱鄒魯文化系列新媒體欄目,已推出12個主題宣介揭陽地方人文特色;開設《話說揭陽 博古通今》欄目,以短視頻形式講解揭陽博物館館藏文物;抓住2023年國慶中秋“雙節”節點舉辦“揭融灣區·陽耀古城”系列活動,揭陽古城音樂會、英歌雄獅耀古城巡游為群眾和游客獻上文化盛宴;依托進賢書院開展包括美術、攝影、剪紙、盆栽等主題的20場次“古城藝韻”系列文藝活動。這些文化活動為古城增添文化氛圍,讓優秀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進一步擦亮“中國玉都”“亞洲玉都”品牌,推動揭陽玉文化產業園創建國家級、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做好古城新業態植入,打造好“古城韻 揭陽情”文化“雙創”項目,推動濱江西湖文化創意產業帶項目建設,以文旅“搭臺”,產業“唱戲”,鄉賢“傳情”的生動形式,開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今年,文化的繁榮在國內外不斷提升了揭陽的知名度、美譽度,增強市民群眾和在外鄉賢的文化自信——2024年春節前后,市民將大飽眼福,欣賞來自揭陽各地的文藝匯演;近期,舞蹈風格粗獷豪邁、氣勢磅礴、剛柔并濟的英歌團隊還將受邀到英國等地獻演。
文明城市革新尚德發展環境破繭成蝶一座城市要在新征程中展現新氣象,就需要努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
近年來,揭陽堅持以深化“文明揭陽”建設為重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全過程,著力實施文明創建織密行動,牢牢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文明之力推動“百千萬工程”。
揭陽立足全市“一張網”抓部署,深化市縣鎮村“四級文明聯創”,壓實創文專班主體責任,扎實推進文明素養、政務服務、交通秩序、環境衛生等四項提質行動。在政務服務提質行動中,揭陽按“三個最”要求持續優化政務服務,聚焦群眾和企業最關心的高頻事項,用群眾最容易懂的語言告知哪些事項可辦、如何辦,采取最快捷的方式辦理,持續開展“一把手”走流程,辦事時限平均壓縮了80%,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快辦事、省成本。創新設立“急難愁盼我來辦”網上群眾工作平臺,自2021年底平臺上線以來,訪問量超212萬人次,收到留言數突破3.1萬條、留言辦結率97%以上,幫助群眾解決了一大批急事難事,去年底該平臺被評選為第九屆“粵治——治理現代化”優秀案例,榮獲“政府治理創新獎”。以“三個最”和誠信揭陽建設為著力點,揭陽用好“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三張清單措施共701條,全面提升政務服務和城市信用水平,揭陽在全國地級市信用排名從原255位提升至10月份的99位,從全省倒數第1提升至全省第6位。
結合“百千萬工程”,揭陽將榕城、揭東作為全市文明創建工作的主戰場,大力實施最干凈、最美化、最亮化的創建工程,推動揭西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普寧、惠來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著力推動全域創建取得新突破。開展揭陽市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強化考核通報,打造15個綜合示范村,以點帶面建設“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美麗鄉村。實施“文明揭陽”十項攻堅提質行動,緊密結合中秋、國慶、新春等節點,全面開展綜合整治,推動4個住宅小區、5個農貿市場、3個模范展廳等示范化建設,開展全市文明創建工作的常態化督查和季度測評通報,落實獎懲和整改跟蹤,不斷提升城鄉環境和市民文明素養。
為強化文明引領,揭陽推進文明單位發揮行業優勢,深度融入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體系,結對共建文明實踐陣地工作。同時,以公安、消防、稅務、氣象、海事、煙草等部門為試點,打造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點、驛站),進一步完善“十五分鐘文明實踐圈”。依托全市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70個實踐所、1638個實踐站全面鋪開文明實踐活動,健全完善志愿服務制度機制和工作體系,不斷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大力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千場志愿服務進社區(村)”“文明實踐在揭陽”“文明力量領航”“文明揭陽 因您美麗”“五桶水”等各類文明實踐品牌走進千家萬戶,持續擦亮“志愿揭陽”品牌。同時,加大道德模范(玉德人物)、身邊好人及系列“最美人物”等學習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中,揭陽還深入開展“關愛身邊人、關心身邊事”專項行動,凝聚教育、衛健、團委、關工委等部門單位專業力量,切實把細致入微的關心關愛送到身邊人的心坎上,大力營造文明健康、互助互愛、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放眼揭陽大地,處處綻放文明之花,吹起崇德重信之風。城市發展環境破“繭”突圍,完成蝶變。
蘭芝之室溢書香普惠群眾“氣自華”
百蘭山館,曾是丁日昌的藏書和起居之所,如今已經成為榕城區博物館,連同附近的揭陽學宮、進賢門一起,串聯成揭陽古城的文化地標,展現著揭陽人民對書籍和知識的渴望和尊崇。如今,揭陽正不斷擦亮“書香揭陽”名片,掀起全民閱讀風潮,讓市民“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揭陽全域滿溢書香。
為了讓群眾有書本可讀、有場所可歇,揭陽持續拓展陣地建設,以“覆蓋城鄉、實用便利、服務高效”標準整合社會資源,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公民等多種力量共同推進的生動局面。揭陽新華書店進賢書城、市國防教育圖書館、市博物館等重點文化陣地在揭陽“遍地開花”。在全市建設“青年之家”閱讀空間、紅領巾悅讀書屋、“婦女兒童之家”和親子閱讀基地等公共文化新空間,謀劃建設“書香揭陽·進賢書坊”。推動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打造“一縣一品”文化特色品牌,加快融合一體打造揭陽嶺南書院、進賢書院(揭陽古城藝術空間)建設,未來將實現“天天有書讀、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展覽、年年有精品”。
深夜,位于榕城區的揭陽新華書店24小時泊書吧里依然燈火通明,人頭攢動,這是粵東地區首個提供全天候服務的實體書店。目前榕城區、揭東區、普寧市、揭西縣均已建成24小時書店,惠來24小時書店年底前建成使用,這些書吧不僅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氣息,也成為廣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24小時書吧打破了時間對閱讀的限制,智能書柜和數字閱讀則打破了地域對閱讀的阻礙。揭陽加快推進“書香揭陽·進賢書坊”智能自助借閱書柜項目建設,將智能書柜投放到揭陽市區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和社區使用。揭陽市全民閱讀數字平臺則于今年南國書香節揭陽分會場活動期間上線,平臺包含38000冊優質電子圖書、3500種大眾期刊、10000集優質視頻、1000套繪本、400門文化課、海量專題等,資源均實現及時更新,以公共圖書館線上借閱新模式讓每位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做到“掌中可閱,云端可讀”。
新的閱讀場所增添了揭陽書香濃厚氛圍,推動了“全民閱讀”新風尚。揭陽宣傳戰線圍繞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和“4·23世界讀書日”、南國書香節等重要節點,廣泛開展“悅讀分享”朗誦會、“書香揭陽”大講堂、“強國夢”國防教育主題活動等閱讀宣推活動,讓全民閱讀理念深入人心;積極組織揭陽市人大、司法、文廣等有關部門開展全民閱讀立法基層調研,為全民閱讀立法奠定堅實基礎。
揭陽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惠及了全市人民,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讓城市更加宜業宜居宜游。精神文明建設成果也反映在揭陽的經濟發展成效中:今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揭陽分別以7.6%和8.0%的經濟增速,名列全省第1位。“揭陽將繼續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帶動更多市民投身到文明實踐中來,聚焦‘百千萬工程’,推動‘文化揭陽’‘文明揭陽’‘書香揭陽’三張名片向基層延伸。”揭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