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 盧洪濤
一、政策背景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新課題。2022年8月1日,市委書記王勝到普寧調研電商產業發展情況時要求,強化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政策研究,為新業態勞動者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結合貫徹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八部門《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粵人社規〔2022〕14號)、《揭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揭陽市深化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創建行動計劃的通知》(揭府辦〔2022〕19號)等文件精神,為切實維護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網約貨運駕駛員、互聯網營銷師、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支持新業態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全市新業態領域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市人社局合同市總工會研究提出相關政策措施。
二、主要內容
《揭陽市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用工管理若干措施》圍繞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原則和思路,主要從勞動用工、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集體協商、權益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二十六條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一)勞動用工(第一至八條)。一是合理確定用工關系。提出新業態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應明確雙方的用工關系,屬于新型用工關系的,雙方應簽訂新型用工關系協議,合理確定權利義務。明確提出將勞動者對平臺企業的信息依賴性、提供勞動和服務的自由度、報酬獲得方式、不符合勞動關系特征等要素作為確立新型用工關系的三個要件。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相應認定為勞動關系或民事關系。二是合理確定新業態企業主體責任。對不同形式新業態用工關系的主體責任作出了明確,要求新型用工關系的下新業態企業應保障新業者取得從業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職業安全等基本權益,承擔相應的主體責任。明確對于平臺企業委托其他用工單位代為管理新業者,采取加盟、代理、外包等方式將業務委托或發包給合作企業的,平臺企業要依法承擔權益保障責任。明確提出平臺企業不得規避用工主體責任誘導、強迫勞動者注冊個體工商戶。
(二)勞動報酬(第九至十四條)。一是規范平臺算法規則。要求平臺企業科學合理制定修訂進入退出、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支付、工作時間、職業安全、獎懲等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不得損害勞動者基本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健康權、生命權等基本權益,不得濫用技術手段設置不公平用工規則。二是保障基本報酬權利。明確將新型用工關系的新業者納入最低工資制度保障范圍,要求新業態企業要建立健全與新業者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等相匹配的報酬制度和調整機制。
(三)休息休假(第十五至十七條)。完善休息休假制度。要求平臺企業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合理確定休息辦法,與勞動者協商明確日勞動時長和休息時間。分別針對網約車駕駛員、外賣送餐員、快遞員等休息時間作出要求,如網約車駕駛員連續工作4小時至少休息20分鐘,外賣送餐員連續送單超過4小時的應適當安排休息時間,提倡原則上每周至少休息1天,守住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權底線。
(四)社會保險(第十八至十九條)。保障社會保險權益。構建適應新型用工關系的社會保險制度。落實放開戶籍限制政策,推動新業者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特定人員單項工傷保險等。創新探索實施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辦法。
(五)集體協商(第二十至二十二條)。發揮工會保障作用。加快推進新業態企業建會多元機制,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通過與行業協會、頭部平臺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就勞動保障權益核心事項開展溝通協商,簽訂行業集體合同或協議,促進合理制定行業勞動定額標準。
(六)權益保障(第二十三至二十六條)。一是暢通維權服務渠道。通過加強對新業態企業的監督指導、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暢通“粵省事”“12345”“12333”“12328”“12351”“12355”等維權投訴舉報渠道,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協助化解矛盾糾紛等服務,著力為新業態勞動者暢通維權渠道。二是創新裁審銜接模式。通過適時制訂涉新業態勞動爭議裁審指南,培育新業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開展青年仲裁員糾紛調解志愿服務等,構建多元糾紛大調解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