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時,他懷著軍人夢,毅然參軍入伍;退役后,他扎根基層,用心用情為社區居民謀求幸福生活。他就是劉楚豐,榕城區榕華街道北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這位以實干著稱的社區書記,靠著“嚴、細、實”作風,在繁瑣、復雜的社區工作中干出不平凡業績,受到同事、轄區居民交口稱贊。
劉楚豐(右4)在工作中。
事事沖在前,做居民守護人
1995年,劉楚豐入伍來到部隊,成為福建陸軍警衛連的一名士兵。3年的部隊生活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品質,服役期間多次受嘉獎,并榮立“三等功”一次。1998年退役后,2000年他進入基層工作,成為北門社區居委會的一員。2013年底,他擔任進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2020年12月至今,他又回到北門社區工作,擔起了北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職。
“不干則已,干就要干好。”劉楚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干的。他以做群眾的貼心人和領路人為目標,多年如一日為群眾排憂解難。在20多年的基層工作中,劉楚豐總是處處走在前、干在先,時時不忘初心,保持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受臺風影響突降暴雨,地勢低洼的北門社區不少地段一度積水嚴重。劉楚豐穿上常備在辦公室里的迷彩服和解放鞋,和同事一起前往積水嚴重的居民房巡查、勸說轉移。巡查中,有一位90多歲的獨居老人,無論工作人員現場怎么勸說,就是不肯離開,但那時積水持續見漲幾近一人高。
“趕緊轉移,現在很危險,不能再聽他的了。”劉楚豐當機立斷跟同事一起把老人背了出來。事后,這位老人為當時的任性感到慚愧,專門來到居委會感謝劉楚豐,說要不是居委會同志上門,及時把自己背了出來,自己的老命可能就沒了,如今想起來十分后怕。
“2009年北門社區還沒改建之前,每年夏天,這里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內澇,楚豐總是身穿迷彩服沖在第一線,不少居民都以為解放軍來了……”多年來,無論身處哪個崗位,劉楚豐總是一心為民,像這樣情系居民、為民服務的事不勝枚舉,熟悉他的同事一說起就停不了口。
服務解民憂,做居民貼心人
辦好居民家門口的事,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一直是北門社區工作的重點。
天福路北一巷位于榕華街道天福路北片區,地處市人民醫院東側,屬北門社區管轄。此前,該路北側段因一堵圍墻和7間舊房子的存在,成了斷頭路,為周邊住戶出行和市民就醫造成不便,多年未能解決。
針對這一“堵點”,上任伊始,“打通斷頭路”就被劉楚豐列為重點工作。說干就干,他通過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將天福路北一巷拓寬工程提上工作日程。
在極力做通被拆除住戶的思想工作并取得住戶理解后,榕華街道辦事處和北門社區居委會在2021年9月全面完成拆除協議簽訂。隨后,天福路北一巷拓寬工程歷經拆除、資金籌集、建設等順利完工,最終于2023年8月正式通車。
“多了一條路,出行就多了一份規劃和選擇,感謝劉書記!”北一巷的打通進一步緩解了周邊道路交通壓力,附近居民對于改建提升后的交通狀況連連稱贊。
北門社區天福路北一巷至五巷居民樓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共有49棟樓1500多戶居民,是北門社區的舊城片區。由于歷史原因,該片區一直沒有安裝路燈,夜間漆黑的巷道給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帶來極大不便,也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去年,劉楚豐在走訪聯系群眾時發現,天福路北一巷至五巷附近的居民提及最多的訴求就是在巷道里裝上路燈。在劉楚豐努力下,榕華街道黨工委和北門社區黨委主動對接共建單位市教育局和市郵政局,爭取資金上的支持。最后,在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新安裝的48盞路燈解決了該片區路面燈光不足、居民夜間出行難的問題,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我們書記不愧是當過兵的人,干事雷厲風行,對老百姓的事情既熱心又耐心,是個靠譜的好干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與劉楚豐共事多年的北門社區黨委副書記方麗純說。
率先垂范、敢為人先,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戎裝雖脫,初心不改,在人生的第二戰場上,劉楚豐用實際行動展示了退役軍人的血性和風采,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