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榕城畫卷,岐山榕水見證古城變遷。
在這片1.13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宋代的學宮、元代的城墻、明代的廟宇、清代的祠堂、民國的街巷……移步換景間便可穿越近千年時光,直抵宋元明清,探訪歲月深處的難忘記憶。
每一座城市的底蘊,幾乎都藏在老城的煙火氣和人情味里,藏在一條條尋常巷陌中。游走在古城,青石板路行人如梭、傳統民居斑駁陸離、騎樓街區與建筑令人流連忘返,藏于市井間的煙火氣,渲染出一幅生動的古城生活圖景。
特色美食寄鄉愁,古城煙火撫人心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它們以色香味的巧妙組合,在煙火氣息中撫慰人心,生動地展現著一方水土的自然風情。溫婉包容的古城也不例外,這里的煙火延續了榕城人一代又一代的記憶與鄉愁,也見證了榕城人一輩又一輩的努力與拼搏。
每天破曉時分,“藏”在榕城區中興園的“韓祠粿汁”店就開始了一天的營業。“掌勺”的張卓賦和他妻子是這家粿汁店第三代傳人,從爺爺輩就開始經營粿汁生意,以前都是靠“擔八索”沿街叫賣,許多周邊居民都是吃著他家的粿汁長大的。
如今有了固定的檔口,生意更是紅紅火火。只見張卓賦一手掌勺從桶中舀出滿滿一勺粿汁盛入碗里,再嫻熟地把配料放進粿汁中,不到1分鐘,一碗鮮香的粿汁便端上了客人的餐桌。一勺入口,順滑鮮濃,米香四溢,精心熬煮的豬肉、香菇等配料又恰到好處為粿汁增香,令人回味無窮。“我們家一碗粿汁2元起賣,很多華僑回鄉都會特意來嘗這一口老味道。”張卓賦笑著說。
再往前走,韓祠路一家23年如一日制作咸香餅的“無名”小店也是食客們力薦的“老字號”。店主把發酵好的面團抻成長方形,均勻撒上五香粉后卷起,切成小塊碼好,年輕小哥負責把面團搟成餅后放進鍋里,一位大姐坐在油鍋邊負責炸,門口的大姐則在接待顧客,四人配合十分默契。小面餅放入沸騰的油鍋里炸一圈后,外酥里軟的黃金咸香餅逐漸膨脹,猶如鑲上一層薄薄的金膜,配上五香粉的咸香味在口中彌漫,叫人愛不釋口。
咸香餅店主名叫林新彪,2000年創業至今,不足10平方米的地方成了林新彪發家致富的小天地。他靠著在糖果廠學成的手藝經營起了這家小店。經過多年不斷摸索,終于成功做出了有口皆碑的咸香餅。他告訴記者,23年來咸香餅一直堅持賣2元一個,價格親民,受到市民游客的歡迎。“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古城的打造力度,吸引了不少游客,原本冷清的古城又變得熱鬧起來,以后古城的營商環境肯定會越來越好。”林新彪對往后的日子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進賢門后坡巷口的劉和隆反沙咸鴨蛋黃,則是很多年輕食客心中的“不可替代”。“老板娘,我又來買反沙咸蛋黃啦!”專門從福建來揭陽旅游的徐小姐告訴記者,揭陽古城的美食深深吸引著她,劉和隆反沙咸鴨蛋黃則是她每次來揭陽必打卡的地方。
區區咸蛋黃,怎會有如此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顆顆剔透光亮的咸鴨蛋黃包裹著輕薄的面衣下鍋,炸至酥脆金黃后拌入熱騰騰的糖漿,最后再佐以蔥花點綴。剛反沙好的咸蛋黃,趁熱一咬,外脆內香,咸蛋黃的香和白糖的甜在嘴里融為一體,別有一番風味。據店主劉秀彬介紹,這家店搬到后坡巷已經14年了,除了附近的街坊,還有很多遠道而來的食客,一來古城便會到店里買上幾包反沙地瓜塊、反沙芋頭條等特色潮汕小吃作為手信。
在揭陽學宮旁,極具古城風味的“洪信美”粿面館總是吸引不少游客進店品嘗。該粿面館負責人洪仰峰是老字號“洪信美”的后人之一。據洪仰峰介紹,清道光年間(1821~1850),其祖上于榕城開設醬油作坊,1836年創建“洪信美”店號,因其用料講究、風味獨特、工藝精湛而聞名海內外。至20世紀40年代,位于宣化街(今中山路)的“洪信美”,旗下已有老店、老鋪、亨記、榮記、茂記、二記、良記、新記8家分店。“洪信美”后人不忘祖輩艱苦拼搏、積極向上的創業精神,把老字號一代代傳承下來。作為“洪信美”的后人,洪仰峰將老字號進一步拓展,潛心打造潮汕特產、粿面等美食。
古城的煙火延續了榕城人一代又一代的記憶與鄉愁,也見證了榕城人一輩又一輩的努力與拼搏。圖為市民游客在極具古城風味的“洪信美”粿面館品嘗美食。鄭楚藩 攝
“洪信美”粿面館裝修盡顯古城風韻,墻上揭陽古八景的特色手繪,營造出濃濃千年“古城味”。一壺鄒堂梨脯茶、一碗鯊魚皮粿條、兩塊綠豆餅,是“洪信美”粿面館最常見的套餐,這些享譽潮汕的特產,糅合了潮汕美食文化最經典的元素,這一創新銷售方式,受到了廣大食客的熱捧。
“潮汕傳統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有責任將其傳承發揚光大,接下來我們準備精心打造‘潮汕小吃匯’,到時外地游客在店里就能嘗到菜頭粿、韭菜粿、乒乓粿、豬腳圈等特色潮汕小吃,讓更多潮汕傳統美食被外地人所熟知。”洪仰峰說。
盤活文化旅游資源,賡續綿延古城魅力
榕江穿城過,幾度春秋史。
漫步古城,一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中山路沿街的騎樓建筑,歷經百年歲月洗禮依然風采不減;穿過進賢門,紅墻金瓦的揭陽學宮巍然聳立,置身其中,仿若能與先賢對話,觸碰歷史的脈搏,傾聽時光的訴說……近年來,榕城區以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把揭陽學宮、揭陽城隍廟、古榕武廟(關帝廟)、丁氏光祿公祠(丁日昌舊居)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串珠成鏈,傳承古風古韻的“出花園”“行彩橋”“賞翁仔燈”等民俗活動,盤活提升古城文化資源,融合發展文旅產業,打造揭陽古城品牌。
文化遺產是一個地方共同的記憶。一條古街、一條老巷、一座建筑,甚至一項技藝、一個名稱,都能喚起人們內心的認同感。這或許就是這座千年古城的“流量密碼”。
碧波泛小舟、品茶聽相聲、體驗舞青獅、巧手捏泥人、把玩小文創……依托青獅文化,在榕城南門南滘橋邊打造的青獅文化旅游景區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在這里,精彩的獅舞表演、美味的非遺食物、高超的傳統技藝,讓非遺變得可觀、可觸、可感,游客們可以在這里品味老城慢時光,體驗青獅文化,感受潮汕文化底蘊。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獅舞(青獅)的發源地,青獅文化旅游景區通過深化文旅融合,把文化、游樂、餐飲、水鄉風情等融為一體,迸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活態傳承是非遺“長生不老”的法寶。如今,眾多非遺項目依托一項項活動,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傳遞著強大的感染力。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古城熱鬧非凡,來自全市各地的100只醒獅和4支英歌隊組成的巡游隊伍,與市民、游客共同歡樂躍動,一起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巡游隊伍中最為吸睛的當屬“青獅王”,這頭被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為“世界最大”的青獅,高3米,寬3米多,長22米多,彰顯了國級非遺的不同凡響。巡游現場觀者如潮,大批市民觀眾跟著巡游隊伍穿梭古城街區,揭陽學宮、揭陽城隍廟、丁日昌舊居等具有厚實文化財富和歷史風韻的文物景點與精彩的表演相得益彰。
非遺大放異彩,民俗交相輝映。當晚,超200名少男少女和稚童,盛裝漢服,手執花燈,衣袂飄飄,唯美雅致,東風河畔、古城巷弄擠滿了喜慶的游客,詩和遠方的浪漫與古城千年文脈相互交融。此外,“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榕水映月漫游古城”中秋游園、“觀老物件、吃老味道、品老榕城”等活動也吸引大批市民及各地游客,濃濃煙火氣掩映在古城的歡樂海洋中。
做好活化利用文章,千年古城再出發
眼下的榕城,正聚焦老城區的活化利用、盤活賦能,努力推進古城的更新改造與建設發展。榕城區圍繞“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標和“三山兩水一古城”空間形態布局,立足于“微改造、微治理”理念,下大力氣對古城的基礎設施、水系修復、公共服務等進行微改造,在切實維護古城歷史風貌的同時,實現城市功能與人居環境的改善提升。
以進賢門城樓、揭陽學宮、揭陽城隍廟為核心的古城東入口,經過改造提升后,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地”:思賢路東段兩側建筑粉墻黛瓦,改造一新的揭陽學宮廣場綠樹紅花相映襯,人文與古意相交融;經過路面拓寬和景觀提升的東環城路與經過河道疏浚和堤岸改造的東風河,讓人們可以在車水馬龍的現代街區里擁抱一灣碧水,享受一份愜意。
隨著夜幕降臨,進賢門城樓燈火璀璨、流光溢彩,走進古城夜市,整齊劃一的攤位上,各類誘人美食讓人目不暇接,攤主的叫賣聲、食客們的交談聲此起彼伏,人們穿行其間,或逛或吃,或賞或玩,不亦樂乎。古城的夜,總是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推進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古城游客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玉滘溪水文化修復建設項目、環禁城路等老舊基礎配套設施改造項目、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紅色文化教育傳承建設項目以及沿江片區文化旅游項目,在加快古城保護建設的同時,做好活化利用這篇大文章。”揭陽古城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曉冬介紹。
隨著古城微改造的不斷推進,這座千年古城多了不少韻味。而豐富的新業態必將激發千年古城的新活力。榕城區緊緊圍繞這個思路,以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堅持“以用促保”,加快閑置公房等國有資產資源整備和盤活利用,加大業態植入工作力度,力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業態集中、彰顯揭陽獨特歷史文化的古城業態新格局。
如今,走進中山路,富有年代感的老建筑已被活化為書院、咖啡屋、琴舍、漢服店、玉器書畫店等,激發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和文化魅力。
距離進賢門僅700米的中山路原東南小學舊址,今年8月剛升級改造為進賢書院。書院共有3層,建筑面積約1221平方米,設有多功能講學廳、文化展陳廳、文化創意工作室等場所。開放3個月來,進賢書院已經舉辦了“古城藝韻”學術交流、精品工藝展覽、民間工藝藝術品木雕展覽、盆景藝術精品展等10多場活動,進一步推動美學藝術貼近市民、融入群眾生活,讓市民沉浸式感受古城的人間煙火氣。“接下來,我們將以進賢書院為橋梁,引導本地藝術家扎根古城熱氣騰騰的生活中,組織邀請外地藝術家深入揭陽古城,記錄古城之美、感受古城魅力,創作反映揭陽變化、古城神韻、人文魅力的高質量藝術作品,讓作品傳遞聲音,以文藝為古城發展賦能。”進賢書院負責人陳玉懷說。
古城的厝,古城的巷,古城人們的質樸、熱情,也深深地吸引了許多對古城情有獨鐘的年輕人前來創業,扎根古城,為弘揚古城文化、推動古城發展注入年輕活力。
出生于1994年的林蔣新,2017年大學畢業后就回到古城,在中山路經營一家名為“厝客廳”的咖啡店,咖啡店裝修保留了老厝的風格,木雕、牌匾等老物件讓人瞬間“穿越”,仿佛是在爺爺家的老宅里悠閑地品一杯咖啡,古與今、中與西在這里碰撞,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林蔣新說,之所以叫“厝客廳”,是希望客人來到店里有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的感覺。
5年里,林蔣新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成立了“文化落腳青年組”,做了多場古城建筑、民俗文化的調研,在古城組織文化集市和音樂會、開展古城采風活動、古城春節藝術周,協助有關單位舉辦“出花園·上書齋·丁府里”龍舟文化節等多場次民俗文化活動,使古與新的碰撞,以多元的視角走進了人們心里。林蔣新表示,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一起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活力古城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