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回家鄉揭東玉湖訪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嚴植嬋在會見黃旭華時,高度贊揚黃院士為國家和家鄉人民做出的貢獻,號召大家像黃院士學習,是揭陽人民的榮譽。黃旭華感謝當地政府領導的接見,充分肯定領導們為家鄉人民的付出,并表示揭陽是自己的家鄉,自己一直以家鄉為榮,也非常感謝家鄉父老鄉親對自己工作的關懷和支持。他指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大力協同”的核潛艇精神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寄語每一個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黨員干部,只要自強不息,就能不斷前進。
黃旭華院士簡介
黃旭華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船舶專家,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田墘鎮,祖籍廣東省揭陽縣玉湖鎮新寮村,1949年7月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船舶制造專業,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參與完成的我國第一代核替艇研制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制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獲評“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
克服艱辛 自力更生造出中國核潛艇
1958年,時任中央主管科學技術工作的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向國家提出研發核潛艇的計劃,當時的中國不僅國內經濟基礎薄弱,而且遭受國外勢力嚴密的技術封鎖,要獨立研發核潛艇談何容易。
“最困難的還是國內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當接到命令要造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核潛艇是什么!”黃旭華說到。
沒有知識只能從頭開始學。由于當時相關資料很少,很多要靠國外的相關報道來獲得,但是國外的信息真假難辨,“所以我們都要帶上三副‘鏡子’,先用‘放大鏡’找線索,有了線索就用‘顯微鏡’仔細看,遇到真假難辨的信息我們就用‘照妖鏡’來甄別。”黃老先生打趣道。
在沒有外援、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黃旭華帶領團隊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用了8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反應堆技術、艇體線型設計、水下發射、水下通訊等七個核潛艇關鍵技術,成功造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比美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時間縮短近兩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圓滿地完成了黨和國家交待的艱巨使命。
親自下水成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第一人
下潛的深度,決定了核潛艇能否躲過對手的監視而成功攻擊目標。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長尾鯊號核潛艇就是在深潛試驗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難。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也要做深潛試驗。試驗之前,艇員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給家里留了遺書,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風采》。總設計師黃旭華意識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在動員大會上他說: “我們下去是做試驗的,不是準備犧牲,我們要唱 ‘雄赳赳,氣昂昂’!”
為了穩定軍心,黃旭華在和潛艇的官兵們開會時,大膽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決定。但是妻子會同意他的決定嗎?“你是總設計師,你必須下去,必須對這一百多名官兵的生命負責!”夫人李世英的話打消了黃旭華的后顧之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潛艇最后的測試工作。
就這樣,時年62歲的黃旭華隨著核潛艇下潛至水下300米,在這一深度,一張撲克牌大小的核潛艇艇殼要承受1.5噸的壓力,黃旭華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數據,并獲得成功,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恪守機密三十年未進家門
1957年,黃旭華從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船舶制造專業畢業后來到北京工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感嘆道,沒想到這一來就“人間蒸發”了30年。
從接收研發核潛艇任務伊始,黃旭華堅守組織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單位、工作性質,隱姓埋名,當一輩子無名英雄。從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間,他從未回過老家,連通訊地址也沒敢告訴家里人,就連父親和二哥去世,也沒能回來奔喪。家里人包括母親都頗有怨言。
直到1987年,一篇報道核潛艇研制事跡的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刊登出來后,盡管沒有透露黃旭華的名字,但高齡的母親還是從內文中一句話“他的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才知道了兒子的事情。
“俗話說忠孝兩難全,我覺得,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終有一天我的家人會諒解我,能夠理解我為國家所做的工作。”黃旭華說到動情處,不禁激動哽咽。
黃旭華院士慷慨激昂的報告鼓舞了現場師生,獲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會后,國防生上臺與黃院士交流。黃旭華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作、無私奉獻”的核潛艇精神勉勵學校國防生:國防事業艱巨,要做好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他希望國防生們學好知識、鍛煉體魄,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匯編來源:
1、《嚴植嬋會見“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學習弘揚核潛艇精神》 揭陽日報 2016/11/19
2、《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 人間蒸發30年成就赫赫之功》 人民網 2015/05/28
3、《黃旭華:默默無聞的中國核潛艇之父》 揭陽日報2014/5/8
4、《“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回汕尾》 南方日報 20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