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耄耋之年的謝素貞(右前一)依然為劇種的傳承傾盡心力。通訊員 攝
寫作時,每當用到“首個”“第一”“最”這些最高程度的詞語時,總是慎之又慎,為免引起不必要的“商榷”。不過,如果稱謝素貞為潮劇刀馬旦第一人,相信不會有人反對。這“第一”還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指時間上,謝素貞是新中國成立后潮劇的第一位刀馬旦,另一方面是指藝術上,其刀馬旦的演技、成就、名氣和影響,在潮劇界無出其右者。
從“絕境”中闖出的潮劇刀馬旦
謝素貞1936年出生在澄海外砂(現新溪)一貧苦家庭,少時歷盡艱辛。幼學之年,父母相繼離世,謝素貞成了一名無依無靠的孤兒,10歲到汕頭一戶人家中做工,每天埋頭苦干,把什么臟活累活都包攬起來,小小年紀,嘗透人世辛酸,也養成了她吃苦耐勞的習性。
家主的家鄰近市區大同戲院,每逢有戲,謝素貞常混進去看,回來后一邊做家務一邊還不忘學著戲里比劃著。1952年,16歲的謝素貞瞞著家主,一人偷偷跑去考戲,結果被玉梨戲班錄取了。費了一些周折,主人家同意“放人”。當時的潮劇,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地位日增,謝素貞本可藉此告別泥濘人生,可入行不到兩個月,因練聲不得法,倒了嗓。俗話說“無聲戲囝,無力磽囝”(戲曲演員沒有好嗓音,人窮又沒有力氣,喻致命的缺陷),戲唱不成了,戲班要把她遣送回家,可謝素貞已無家可歸,最后便將她留下來當幫工,負責干些洗衣之類的雜活。
不過,秉性堅忍的謝素貞并沒有向命運低頭,硬是從“絕境”中闖出了一條“路”。玉梨劇團歷來以武戲見長,團里有響當當的武功師傅,陳木龍便是其中一位。在劇團干雜活期間,謝素貞得陳木龍教授武技,她深知自身天資不高,于是便笨鳥先飛,每天比別人早起兩個小時練功,晚上卻睡得比誰都晚,師傅教的一個沖拳,一個弓步,都要反復練習無數次,即便練得腰腿動彈不得,也從不喊苦。謝素貞的刻苦感動了木龍師傅,三個學生中,本來她最不被看好,最終卻只有她一人練成了一身扎實的“南拳”武功。彼時,她的聲帶經過休整,也漸漸得以恢復,于是開始擔綱武戲演出,在《紅鬃烈馬》中飾演玳瓚公主,《火焰山》中飾演鐵扇公主,成為一名正兒八經的潮劇“刀馬旦”。
從“灰姑娘”華麗逆襲成潮劇名家
木龍師傅要求特別嚴格,排演《武松打店》時,為使演出更顯逼真,劇中的武器使用真刀實槍,謝素貞飾演的孫二娘,用的鋼刀足有好幾公斤重。不再是以假當真的道具,不再是以虛馭實的花拳繡腿,謝素貞繼承了師父的武技,發揚劇團武戲出彩的優良傳統,在業界中開始小有名氣。1954年,在穗城舉辦的廣東省首屆戲曲會演中,謝素貞憑《打花鼓》的花鼓女角色,獲表演獎(最高獎),從“灰姑娘”蝶變成一位備受矚目的潮劇新星。
1956年廣東省潮劇團成立,會集了“六大班”的藝術精英,謝素貞順理成章地調入到這個潮劇的最高藝術團體,爾后兩度隨團晉京演出,在《辭郎洲》中飾許大娘、《鐵弓緣》中飾陳秀英、《松柏長青》中飾演革命母親李梨英,受到毛澤東、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0年,謝素貞主演的折子戲《擋馬》(飾楊八姐),被選進柬埔寨皇宮御前演出,名震東南亞。1979年底,廣東潮劇院首次出訪泰國,已45歲的謝素貞再次粉墨登場演出《擋馬》,憑一對翎子做出掏翎、繞翎、攪翎、涮翎、拂袖等動作,表現人物不同的心情,又通過趟馬、擋馬、驚馬、勒馬等身段動作,配合下腰劈叉、翻轉彈跳等腰腿功,將戲、技融為一體,整個表演干練利落,藝驚四座,將楊家女將的英姿表現無遺。
謝素貞的藝術人生,怎一個“勤”字了得!她明白文化對一個演員的重要性,于是買來識字本,從零開始,每天規定自己得學10個生字,日積月累,從目不識丁到能讀懂經典名著,包括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及《紅樓夢》《西游記》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都被她一一“啃”下來。得文化滋養,她塑造的戲劇人物更有內涵、更具氣質。
從提升自我到不遺余力傳承劇種
尤值一提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謝素貞在現代戲《江姐》中扮演的雙槍老太婆,有血有肉,成為潮劇藝術長廊中的一個經典。為演出有別于以往的“這一個”,整部《紅巖》小說,謝素貞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頗有古人“韋編三絕”的況味,而且還仔細觀察部隊首長的言談舉止,以及山區老嫗走路的步調情態,融入到角色的創造中,把人物的剛健豪邁和母性柔情刻畫得入木三分,特別是劇中《江姐上山》這場戲,與姚璇秋(飾江姐)的聯袂演繹,感動了無數觀眾。
天分并不出眾的謝素貞憑借超人的刻苦和拼搏精神,將潮劇刀馬旦藝術推向一個新高度,也譜寫她個人鳳凰涅槃的傳奇式人生。有了名氣的她初心不改,只要戲出需要,什么行當和角色都樂意演。輪不到出場時,她便站在幕邊觀摩,看看師傅和其他演員的表演,從中吸納借鑒。“我一生除了老生、老丑、烏面沒演過,其他行當都做過。”有一次在上海演出《劉明珠》,飾演乳娘的洪妙師傅突然發起高燒,謝素貞主動提出頂他的戲,白天一刻不敢松懈地學記劇本,當晚便登臺救場了,將連續三晚的戲給頂了下來。
作為潮劇傳承人,近年在排練場上仍不時可看到謝素貞忙碌的身影,她多次向青年一代傳授《打花鼓》《鐵弓緣》兩出武工戲。她是高壽的潮劇藝人之一,進入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鑠,示范起南派武技來,動作規整利索,站樁、蹲馬步,依然有架有勢,這或許正是得益于她堅強樂觀的性格和多年來拳不離手的訓練。為劇種傾其畢生心力的謝素貞,她的藝術,她的情懷,值得傳揚,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