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陳慕光 作
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局部)。陳慕光 作
陳慕光的鉤織技藝十分嫻熟。林碧鴻 攝
陳慕光創作所用到的部分工具。林碧鴻 攝
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以其細膩的筆觸、精湛的畫技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當時汴京繁華的盛世圖景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被譽為“繪畫之祖”“天下第一畫卷”。多年來,以此為表現題材的刺繡、木雕、剪紙等傳統工藝美術品已屢見不鮮,但是,當60多歲的潮汕阿姨陳慕光,歷近5年之功制作完成的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一經面世,仍然新人耳目、震撼人心。
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集鉤花、刺繡、編織、華美花邊庚繡等潮汕傳統技藝于一體,人物神態萬千,牲畜動靜有致,屋宇亭閣鱗次櫛比,細節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立體感和民間特色,不僅再現了傳世名作的風采神韻,更展現出潮汕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精心“勾畫” 再現傳奇經典畫作風采神韻
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采用長卷分幅形式,由七幅各長84厘米、寬46厘米組成,總長度為588厘米。看,畫面上繁忙的汴河、繁華的街市、熙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馬、鱗次櫛比的樓房瓦舍、彎曲的小巷、寬闊的大街、高聳的城樓、炊煙繚繞的小船人家、遠道而來的駝隊……從春意盎然的自然風光,到喧囂繁華的市井生活,再到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統統在“畫布”之上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原作中814個神態各異的各色人物,73頭牛、騾、驢等牲畜,20多輛車、轎,29艘大小船只,30多棟房屋、橋梁、城樓等建筑物,以及山河樹木都被精鉤細繡,栩栩如生。其中,每個人物的高僅有5厘米、駱駝高6厘米、轎子高7厘米,建筑物高低不一,有8厘米高的房屋,也有38厘米高的城樓。如同畫家筆下百態紛呈、細節萬千,這幅手工鉤繡編織畫亦無一處馀力。
“從用料、配色到工具、到制作技法,都有諸多講究。每一個小小的圖案或景物,都需要深思熟慮,甚至是反復調試,以期能用最怡當的技法去獲得最好的效果。”陳慕光解釋道,這也正是她的作品如此栩栩如生的原因。這幅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以傳統手工鉤花為載體,集手鉤、手編、手織、手拍、手繡、貼布繡等工藝品種及抽紗、刺繡、編織、釘繡、華美花邊庚繡等工藝技法于一體。她將潮汕多種傳統手工門類完美融合,并將多種手工技法運用到極致,完美再現了張擇端原畫中京都汴梁的繁華盛況和民俗風情。
令人驚奇的是,完成鴻篇巨制的陳慕光并非什么大師或知名藝人,她只是一位從財務崗位退休的老阿姨,此前也沒有正兒八經地制作過大件的工藝品,更多的時候她是眾人眼中那位心靈手巧的“鄰居阿姨”。出生于1957年的陳慕光,是汕頭澄海人,從小就表現出了對潮汕傳統手工技藝的興趣和天賦。她8歲開始隨母親學習手工鉤針通花技藝,后來又跟姨母學習毛線編織。20世紀60年代,潮汕婦女大多靠做刺繡、手鉤花、捧筷織毛衣等手工藝活賺錢補貼家用,陳慕光在這樣的環境中習得多種傳統手工技藝,當時學校流行剪紙、塑料絲彩等,她也興致勃勃學做,并且一學就會。年歲增長,興趣愈濃,她看書琢磨,自學各種手工技藝,一有時間就會做一些手工擺件、公仔、吊袋、鑰匙扣等,鉤織衣服、做童鞋等更不在話下。
“新冠疫情期間,哪兒也去不了,有太多的時間了。我就想著,自己年近70了,不如就用我所學到的手藝做成一件作品,留給后人欣賞。”陳慕光提起制作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的緣由如是說。“剛開始只是做了其中的一幅,結果做完之后,大家都覺得很好,鼓勵我做完一整卷。”陳慕光告訴記者,在家人的支持和眾人的鼓勵下,她從2020年春節后開始創作長卷。有了前期的經驗積累,再加上不斷地探索實踐,陳慕光越做越入“佳境”。最終歷經近5年的時間,她終于完成手工鉤繡編織畫《清明上河圖》。
從最初的臨摹描繪、鉤織編繡融合、到落款釘制成,一針針、一線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數次從夜闌人靜到晨光微熹的默默“耕耘”,無數次拆了重做的精細調試。很難想象,沒有驚人的毅力,實在是堅持不下來。對此,性格溫和的陳慕光笑道,確實需要很大的耐力。有時候一改再改,總是不滿意,也會有氣餒的時刻,但更多的時候,看著手中的作品一天天成型,又覺得很“心色”(開心),“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不會覺得這過程有多苦。更多的時候,覺得既然決定要做了,就要做好它,不能半途而廢。”提起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陳慕光顯得很淡然,只有在談起制作工藝時,她才會眉開眼笑,如數家珍。
精妙之美 盡展潮汕傳統工藝獨特魅力
“每當看到這幅作品,最欣慰的是不辜負自己一生所學手藝,盡在這作品中淋漓盡致顯現。”陳慕光告訴記者,選擇《清明上河圖》為題來創作,主要是這幅畫是中國傳世名畫,為人們所熟知。而且圖中人物、牲畜、建筑、船只、樹木等眾多,所表現的社會百態、市井生活內容豐富且接地氣,能盡納自己所學的手藝,也更能體現出整體工藝價值。“鉤花是澄海的‘拿手活’,手縛起源于揭陽揭東,華美花邊庚繡來源于潮州江東……這些都是潮汕傳統的手工藝,能把它們集納在一起,我感覺很有成就感。”
據介紹,作品以402滌綸紗、全棉21支紗二股、三股棉紗二十四種色紗為原料,采用0至6號手鉤針、專門制作的2毫米直徑的不銹鋼棒針(也稱棒筷)、繡花規、手縫針等為工具,作品內容既有直接在襯底上繡制,也有逐一鉤、編后再釘繡上去,表現的物象都高出底紋1至2毫米,浮凸中還有厚薄之分,富有立體感。人物的臉部、建筑物結構、樹木的杈枝等,所有的線條直接用色線繡上。其他的是分色、分片或用鉤針、或用棒針織制作好后釘繡上,每個人物按不同部位用鉤針、棒針、手編等制作后拼成整體再釘繡上。人物的身體既有用15厘米長的鉤針鉤織的通花紋,也有棒針手織的“古錢目”“方格紋”,頭飾、臉、身、手、鞋、帽、襪都用鉤針,其中的帽子都是做好臉部再釘繡上。而人物身著的裙子、長袍、腰兜則純手工進行“手縛”,樹木的枝干用鉤針“鎖目”、樹葉用鉤針和棒針技法相結合織編而成杈枝用手工刺繡……平淡的敘述背后,凝聚著陳慕光一絲不茍的堅持和精益求精的探索。比如,為了展現汴河水紋,陳慕光就經過三四次修改才完成,采用了綠色線,用捧筷織法,底面用長鉤針配搭鉤針織完成,既展現出汴河的水波蕩漾的動態和色彩的清新,又避免傳統水紋刺繡讓整個畫面顯得繁雜。在制作草棚時,她用了卡其、黃、灰三種顏色的紗進行“調色”,既展現出草棚的厚度,又展示出其色彩的真實。甚至小到一個人物腰帶的色彩,她都要反復修改,直至試出最滿意的效果。
作品最凸顯的是畫中心虹橋這一段畫面:虹橋飛跨,建筑密集,人群擁擠,車馬喧鬧。橋上商販叫賣,行人交錯,兩岸店鋪林立,車水馬龍,橋下巨大的漕船要穿過拱洞,船夫們正手忙腳亂,突出眾多勞動者的形象和緊張繁忙的場面。各種活躍、熱烈、繁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如同交響樂隊各個聲部的合奏那樣激越高亢、氣勢磅礴 .“虹橋這幅圖總的有202人,單拱橋上面就有100多人物,而且摩肩接踵,擁擠又細小。在做的過程中,要體現各人的神態姿勢,又要體現服裝配色,還要展現虹橋全貌,相當不容易。”陳慕光告訴記者,單是虹橋她就用單針疊目做了五層,拱橋護堤用五條小繩做成。最難的是人物,從眼神、動作、衣著到大小,都要精工細制,半點不能懈怠。“大小不能有誤差,大一點或小一點,前后人物就無法搭進。有時一個人物就要做10多個小時,拆了重做,大改小、小改大,絕對不缺一人。”陳慕光透露,在創作過程,她也特別注意按距離的遠近、比例的大小進行顏色深淺的搭配,以讓作品層次豐富而有美感。
作品刻畫精細,色彩豐富,情景生動,風格古樸典雅,技藝爐火純青,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潮汕傳統手工藝術的精妙之美!細品巨制,宛如置身畫中,不禁令人感懷,是那份熱愛經典美好事物的執著之心,是那份專注傳承傳統手工藝的堅韌大氣,才能催生出這樣一部巨作,將經典名作風華再現,將傳統手藝魅力盡展。目前,這幅作品已參加第二十屆全國文博會展評。對于未來,陳慕光有了更大的信心:她希望創作一幅《潮汕民俗圖》,以長卷的形式展現潮汕的人文風物,以潮汕傳統工藝記錄民俗、留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