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中流連,尤其喜愛軍旅詩。軍人的情懷,詩意而豪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是一首生動真實的軍旅詩:“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作為唐朝邊塞詩人的岑參,深知邊塞苦寒。營中送別,依依難舍。八月飛雪如梨花綻放,心情依然那么美麗。這種苦中作樂的情懷,何其灑脫。
《塞下曲》描繪了軍營中緊張的戰斗場景:“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的筆下,雪夜追擊,連武器上都落滿了雪。即使這樣,將軍依然率領勇士們縱馬奔馳于夜色中,在大雪中追擊敵寇,何等英勇。
《前出塞》讀來回味無窮:“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的這首詩,極富人生哲理。用弓就要用強弓,用箭就要用長箭。要射敵人,先要射敵人的馬。要抓敵人,先得抓敵人的頭。殺人也應該有個限度,各國都有自己的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成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這首詩讀來朗朗上口,令人深思不已。
《涼州曲》豪情萬丈,流傳至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這首詩,體現了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境界。
《出塞》讀來鏗鏘有力:“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這首有名的邊塞七絕,抒發了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充沛的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氣勢豪邁,擲地有聲。豪情天縱,旌旗飄飄!
《關山月》讀來情深似海:“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李白的這首詩,詩意盎然。鎮守邊關的壯士,思念家人。明知道征戰沙場,難以還鄉,但也只是把思鄉之情放在心間,依舊會緊握刀槍,嚴守邊關。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更使夜空彌漫的思鄉之情顯得更加珍貴。
《池州翠微亭》讀來蕩氣回腸:“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的這首詩,充分寫出了詩人對祖國大好山水的無比熱愛、無限留戀。這種熱愛之情,本就是岳飛保衛祖國的動力所在。岳飛之所以成為民族英雄,之所以為自己的國家英勇戰斗,同他如此熱戀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詩的結尾兩句正表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祖國的大好河山,豈能拱手讓與敵寇?為國家流盡最后一滴血,是無上光榮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