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抄過(超過)他”、“我是真癥(真正)喜歡這個玩具”、“媽媽,我喜歡這種輸菜(蔬菜)”……不少家長發現,自家的孩子講潮汕話都經常會夾雜著一些普通話發音,甚至口語表述時無法使用一句完整的潮汕話。“照這種情況,咱們潮汕話還能走多遠?”老一輩潮汕人不禁為此擔憂。記者了解到,如今從幼兒園至大學都使用普通話教學,大部分孩子從小就接受普通話教育,因此潮汕話有明顯弱化的趨勢。
簡易潮語難倒“奴仔”
剛上初一的小張告訴記者,近日,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詞“侮辱”,讓班里50來個同學讀潮汕音,但只有三四個人能正確讀出潮汕音,其他人都是亂讀一通。小張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教朗讀課文便都是使用普通話,很少用潮汕話讀課文,因此很多生字都不知道如何發潮汕音。
記者采訪時,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或身邊的年輕人都有同樣的毛病,雖然經常為他們糾正,但仍然無法改變這種狀況。今年春節過后,家住榕城區梅兜路的羅女士把30個月大的女兒送進幼兒園,她告訴記者,女兒在幼兒園上課時,老師一般都講普通話,而且要求孩子們也要跟著學普通話,課余時間也極少用潮汕話和孩子交流。“一開始孩子不適應,現在也常用普通話表達了,甚至跟我交流時很多詞語也用普通話表達,例如‘我畫了腫個(整個)圓’、‘我們要加快素度(速度)了’……每次都會糾正她錯誤的發音,但是效果微乎其微。”羅女士如是說。
“推普”同時別忘“推潮”
記者采訪時發現,相對于榕城區的小學生,一些農村中小學生對課本生字的潮汕話發音比較準。在揭東區仙美小學教四年級語文的盧老師告訴記者,她在備課時會翻查潮汕音字典,注明該節課要教的生字潮汕話讀音。“讓學生們朗讀課文的時候,我會堅持先讓他們讀一遍普通話,再朗誦一遍潮汕話。”盧老師告訴記者,學校并沒有強制規定老師用潮汕話教學,但為了讓孩子們讀準潮汕話,該校的不少老師都會按照這種方法來教學,既能普及普通話,也能鞏固孩子們的潮汕話。
藍城區退休語文教師張老師告訴記者,早在1986年召開的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推廣普通話要努力達到的目標,其中第一點就指出,各類學校都要采用普通話教學,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所以,學校作為推普的主戰場,教學都必須使用普通話,老師不用普通話教學是要受處罰的。“我覺得學校用普通話教學是正確的,推廣普通話,有利于克服各個民族的語言隔閡。但是,普通話和方言完全可以并存,學校把普通話作為教學的主要語言的同時,可兼顧教學生使用潮汕方言。”張老師如是說。
除此,張老師認為,除了老師們在教學時教學潮語,家長們在生活中也要盡量用潮汕話與子女進行交流,有意識地加深孩子們對本土方言的認識,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也不忘練習潮汕話。
保護母語傳承文化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及推廣潮汕話,不少潮汕人做出了努力。
潮州市年近80歲的退休老教師鄭雪儂發現很多年輕人不懂得潮州話怎么發音,而先前能夠以音查字的潮語工具書又不完善。“潮州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潮州話保留了古漢語中的8個音調、15個聲母、40個韻母,我們只有讀懂潮州話,才能對得起老祖宗留傳下來的這些文化精華。”潮州話的日漸弱化讓鄭雪儂憂心,2012年鄭雪儂決定要出一本關于“潮州音”的書籍,希望讓潮州話更好地傳承下去。經過兩年的廢寢忘食,鄭雪儂于2013年底完成《潮州十五音》的編撰并于今年3月份出版。
揭東區的張東榮是IT工程師,因為熱愛潮汕傳統文化,他花費了20年的時間研發出“潮汕話輸入法”,于2012年7月放在網上供網友免費下載。張東榮發現不少未成年人的方言使用能力逐漸“退化”,“很多小孩子在說話時總需要加上普通話才能把意思表達完整”。張東榮認為,潮汕方言作為古漢語的“活化石”自有其價值,同時在方言之中,也蘊含著地方文化的無限魅力。基于這一想法,張東榮遂投入大量精力研發這一套應用潮汕話拼音方案的輸入法。張東榮希望,讓更多新一代的“潮汕人”使用這個輸入法、應用潮汕話拼音方案,熟悉、學習自己的方言。“潮汕方言的傳播,能使潮汕地方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張東榮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