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前后,揭陽各河網鑼鼓聲漸次而起,龍舟賽如火如荼。在有著400多年賽龍舟歷史的揭陽,傳統龍舟依然保留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而龍舟制作也一直保留著最原始的神秘色彩。
據《潮汕百科全書》載:“潮汕地區的龍舟,以揭陽為代表。”然而,2014年端午節,記者采訪獲悉,揭陽龍舟制作技藝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尷尬(詳見本版2014年5月28日報道):揭東錫場潭王村“龍舟世家”傳人王慰君一家于2008年后已經停止制造龍舟。近日,獲悉已封斧7年之久的王師傅再度開斧,為潭王村再造新龍舟的消息后,記者專程趕往潭王村一探究竟。
再造新龍 因鄉親盛情難卻
近日,記者驅車前往潭王村,幾經輾轉終于在榕江北河河畔找到了王慰君的龍舟制作場所。這是一個用板皮和竹架搭建起來的簡易工棚,里面分為兩間,里間用于制作船釘,外間用于制作龍舟。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目前,新制作的龍舟已初見模型,狀如新月。“接下來還得為龍舟安龍骨,安上龍骨后還要用竹篾將龍骨絞緊,船兩邊還要再嵌上兩塊木板,做劃船人的‘坐凳’……總之,接下來還有很多工序。”王慰君介紹,這次新造的龍舟為51橈大龍舟,長約28米,寬約1.4米,可坐54人。“造龍舟選材、定墨、安龍骨、上油漆等都相當講究,一點都馬虎不得。”王慰君坦言,時隔7年再造龍舟,開始確實感覺有些生疏,有些累,而這次愿意再造新龍,完全是因為鄉親們的一片盛情難以推卻。
記者觀察發現,組成龍舟的木與木之間不采用任何粘合物質,靠人工把木邊磨平,然后用鉆子和“釘送”在木板上斜斜地鑿出一個個釘孔,之后再打入一顆顆釘子。這些釘子由純手工打造,王慰君請來了村里唯一的“船釘家族”——73歲的王淡強和65歲的王淡懷兩兄弟上陣。記者在現場看到,只見在自砌的灶爐里,上好的焦煤燒得火旺,師傅將鋼筋放入其中,待鋼筋燒得通紅后取出,再用大鐵錘敲打成型。兩位師傅的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不一會功夫,一顆頭尖而帶約15度弧形的船釘便錘打成型。
王慰君告訴記者,船釘有大、中、小三個類型,大的長約10厘米,小的也有8厘米。“市面上買不到這么合適的船釘,機器也打不來的。這些船釘大小必須和木板上的釘孔相吻合,十分考驗打釘師傅的工夫。”王慰君告訴記者,一條龍舟大概要消耗150斤釘子,約要600多顆釘子,而每顆釘子都要經兩位師傅數十下的錘打。
據了解,王淡強、王淡懷兩兄弟已是“隱沒”30、40年的老工匠了。“以前的船全是木做的,船釘就很暢銷,后來,隨著水泥船出現,船釘就漸漸沒了市場了,這項手藝也就沒什么用處了。”說起這話時,王淡強臉上有一絲失落。
預期目標 羊年端午將試水
在潮汕地區,王慰君一家制作的龍舟有著相當好的口碑,重量輕、吃水淺、舟速快。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有不少前來“嘗鮮”的村民紛紛告訴記者,王慰君一家的龍舟制作技藝高超,其制作的龍舟不僅外觀美麗,更是相當好駛。老人堅守了一輩子的技藝,也成為了潭王村人的驕傲。
“以前,他們整個家族都在做龍舟,他家開有船廠,不僅他們自家兄弟,連他們家親戚也都在廠里做。”一位前來參觀的村民如是告訴記者。“龍舟是千年做一回,我們家以前主要做造船生意,龍舟一般是農歷2至4月間才會有人來請去做。”王慰君告訴記者,制造龍舟受到季節性的限制,加上制造每一條龍舟都需要團隊合作,這門技藝學起來也要比一般工藝辛苦,所以大多數年輕人既不愿意學,短時間也難以學會。而隨著木船被時代淘汰,單純靠制作龍舟根本難以維生,兄弟們大多另謀生計。目前,只剩下他和4弟王林君留在村里。年近古稀的王慰君自2008年之后完全“收山”,50余歲的王林君則偶爾參與龍舟維修工作。
“以前,80年代時,5兄弟合力造船,一般10天就可以造好一條新龍舟。如今,3位胞弟在外回不來,剩下我和4弟兩人,造一條龍舟得花上1個多月的時間。”王慰君告訴記者,預計到羊年端午節前,他們就可完成兩艘新龍舟的制作,屆時新龍舟將于羊年端午節正式下水。同時,王慰君也表示,未來他并不考慮再繼續制作新龍舟,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制作龍舟了。
相關鏈接
揭陽龍舟,不論規模和造型,在揭汕潮地區首屈一指。《潮汕百科全書》第450頁載:“龍舟為龍形的船,大小因地而異。潮汕地區的龍舟,以揭陽為代表。”揭陽的龍舟,龍頭高昂,龍尾高翹,龍身彩繪,形象逼真,雄偉美觀。揭陽龍舟大多數為51橈大龍舟,少數27橈小龍舟,也有37橈中型龍舟,還有55橈特大龍舟。
潭王村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榕江北河有5公里長河段經過該村的西側和南側。這河段河面開闊,古時候有幾處河水深不可測,漩渦打轉,響聲如雷,民間稱為“潭”,因全村姓王,故舊時村名稱“潭前王”,今稱潭王。因是水鄉的原因,曾經潭王的造船業十分發達。伴著賽龍舟民俗的興盛,潭王人更自行造出了精美的龍舟。潭王龍舟的舟體和使用性能比其他地方的龍舟好,在行業內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