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歷書》的描述是“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但清明一直不僅僅具備歷法上的意義,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就開始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此后更是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大地泛綠,清水蕩漾,處處春風和煦、春意盎然。作為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重要時節,清明一到,從南到北,上演的是一幅“清明祭祀圖”,因此很多人腦海里自然而然就浮現出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但是如此“氣清景明”的時節,不應該只停留在祭祀和緬懷之中,我們應該通過對先人的感念與感懷,對家教家風進行再溫習、再修正、再涵養,使清明從一個“祭之以禮”的節日成為家庭“慎終追遠”的精神洗禮節日,讓自己的家庭在新的一年更加清正與文明。
什么是“家”?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可見中國人對家庭的重視幾乎到了視家如國的程度,古代有“家國天下”的說法,與之相呼應的,當今也便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唱詞。有“家”必有“風”,那么什么是“風”?曾國藩說,“風之為物,控之若無有,之若易靡,及其既成,發大木,拔大屋,一動而萬里應,窮天人之力,而莫之能御。”良好的家風一旦形成,其產生的能量是無窮的。家風所在,便是家庭所在,更是家庭的凝聚力所在。所以老祖宗認為好的家風家教是家庭傳承的關鍵因素,此所謂“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是也。
對于個人的成長來說,家風家教是人生價值追求的奠基石、未來發展取向的指南針。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態度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往往取決于一個家庭有什么樣的精神和風貌。著名現代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我的母親》里深情地寫道:“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家風影響決定了老舍先生的一生,使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和語言大師。“國之棟梁出于家之苗圃”,只有在良好家風的教育熏陶下,一個人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國家有責任擔當的人。
家風正,則子女興,但優良家風的重要意義絕對不僅僅體現在家庭和家族之中,“正家而天下定”,好家風是治國理政的奠基石。曾國藩本沒有帶兵的經驗,當年他便是將治家的理念拿來治軍。“治兵如治家”,曾國藩把整個湘軍看作是一個大家庭,他常告誡身邊的將領,“帶兵之法,就如父兄之帶子弟”。蔡鍔將軍由此對曾國藩十分欽佩,稱有這樣一句話,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可付之一炬。
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重在言傳身教、躬身示范。在這個以感恩先人、感悟親情、感懷歷史為節日內涵的清明時節,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長者、尊者,應當以文明、環保、節儉的方式進行祭祀灑掃,“上行下效,捷于影響”,讓家人在對祖先的祭祀追思中,心靈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洗滌、情感在詩酒清吟中得到釋放,更好地知禮明義、崇德向善,延續好耕讀傳家、道德傳家、文化傳家等家風傳統,從而讓清正家風落地生根、福澤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