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時的方志或者個人集子里,常常收錄有名人為重要建筑初建時所作的“上梁文”——為上棟梁而寫的文。這類文字內容、形式沒有專門的規定,通常是對其功用的說明,對建設過程安全順利的期望等。在揭陽,不少地方尚傳此俗,只是常見把“做文”改成“做四句”了。
建房子,在揭陽稱為“起厝”,無論對于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或者其他社會組織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先人無不“認真對待”。而在每個重要節點“做四句”以討順利,就是起厝過程不能疏忽的“儀軌”。后來因節約及“破除迷信”等原因,逐步簡化,以至于基本失傳。只有個別地方上梁時由主持者臨時念念自編的“四句”代替,可以這樣認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傳統”已近湮滅,這難免是遺憾的事。于是擬把家藏“起厝四句”予以公示,以備有志于傳統文化傳承者之采用。
我家世居揭陽東部地區,先祖父朝意公以德望之高,而經常被邀請到一些民俗場合主持活動,包括婚喪喜慶、起厝造橋時的“做四句”。所做“四句”,也即每句四字的詩歌或祝頌、祈禱之語,大多為有文化的鄉間塾師(教書先生)編撰,負責使用者熟記而后在相關場合誦讀,基本上是依賴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我家所藏者,則為祖父口誦,先父記錄,因而得存。那些“做四句”,為后人所定,其實大多為五言八句的詩歌。“四句”是后人所縮的民歌,并名。
揭陽傳統起厝,有發灰、舂地腳、舂墻或壘墻、上梁、安門、飛瓦等環節,各有“四句”以祝愿工課順利、工匠平安、厝祀大吉。
舂墻腳(地鞋)“四句”:
不識謀居者,惟疑杵臼聲。
作歌諧壤擊,合耦象犂耕。
手任分高下,心須審重輕。
初基期鞏固,大力筑堅平。
此外,還有一歌行式的,附此:一步土,二步土,步步登高卿相府。筑地腳,蓋好房,房房俱出狀元郎。
壘墻“四句”:
作壁猶山似,堅城孰撼搖。
層云環柱底,佳景入瓊瑤。
不畏桑山鑿,何愁屏翳澆。
旁觀嗟壘卵,壘者話東窰.上梁“四句”:
燕雀一朝忙,新居賀上梁。
主人原豁達,君子莫偷藏。
斗栱剛符合,星臨大吉祥。
更欣微雨灑,家室慶豐穰。
民俗相傳,有錢難買雨澆梁,故“四句”中有“更欣微雨灑”之語。
安門“四句”:
鄭重雙扉置,光星認勿淆。
禮門嚴出入,詩境辨推敲。
詎必容車駟,須防塞草茅。
《同人》占利涉,《無咎》筮初爻。
此“四句”取材《協紀辨方》,據此書,門光星,大月從下逆數,小月從上順數。逢白字大吉,丫字損音,人字損人,安門者所必須謹記。
飛瓦“四句”。早時工具缺乏,屋頂上瓦,通常由下方三四塊一起向上舉拋,在上者接之,以減少折碎率,就叫飛瓦:
預作褮飛象,輕輕片瓦移。
磚嫌投處重,甓覺運來遲。
鶯有遷喬勢,鴛將戢翼時。
食功須戒毀,墮地惱工師。
據說,碰到“大厝”建設時,立柱礎,設暗溝等也都分別要做“四句”,但因為抄錄原件中沒此內容,就只做“知者為知者”之事,余不管了。
(編輯: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