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一則“女孩路邊練舞獅偶遇舞獅隊敲鑼助威”的視頻火遍全網。視頻中,一頭憨態可掬的黃色“小醒獅”在路邊歡舞,巧遇等紅燈的孫振高舞獅隊,車上舞獅隊員為她敲鑼助威、吶喊點贊,棒槌落,鼓點起,鑼镲齊鳴,“小醒獅”忽閃著眼睛、躍動著身軀,時而搖頭擺尾,時而爬上擺在地上的礦泉水箱騰空躍起,勇猛靈活,動作神態惟妙惟肖宛如真的“雄獅”出巡,獅頭里面露出了一個女孩稚嫩可愛的臉。視頻下眾網友紛紛點贊:“路遇江湖最高禮節,特別方式的互敬!”“孩子舞出了天分,車隊看到了希望,這就是傳承。”……記者找到了視頻中的小女孩,對她和家人進行采訪,了解視頻火出圈背后的故事。
“希望讓更多小朋友喜愛獅舞文化”
視頻里舞獅的小女孩叫林熙悅,今年7歲半,是榕城區新興小學二年級學生。林熙悅的爸爸林凱榮從小喜歡武術,年輕時利用業余時間自學舞獅。在爸爸的影響下,林熙悅深深喜歡上了舞獅,舞獅表演成了她的最愛,5歲那年開始通過視頻自學舞獅動作,父女倆經常配合著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舞獅。“她對舞獅是發著內心的喜歡,小時候每天披著被子練習,后來我給她定制了服裝和獅頭,從一開始的7寸,到后來的9寸,再到現在的10寸,我還給她買了木人樁,每天做完作業她就在樁上練習。那天在店里她說要舞獅,沒想到巧遇在路口等紅燈的舞獅隊,隊員們為她敲鑼助威,她激動得不行。”林凱榮笑著說。
接受采訪時林熙悅略顯靦腆,但一說讓她在家門口表演一段,馬上雙眼放光,迅速穿上獅褲,戴上獅頭,瞬間化身“雄獅少女”,又酷又颯。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鼓點,“小醒獅”時而低頭回顧,時而搖頭擺尾,將小獅子的神態演繹得淋漓盡致,展示出非遺傳承生生不息的力量。“希望把這份對獅舞文化的熱愛傳遞開去,讓更多小朋友喜愛獅舞文化。”林熙悅的話質樸真誠。
傳承獅舞文化,豐富文旅體驗
年輕一代對獅舞文化的熱愛在林熙悅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榕城博大精深的獅文化,隨著近年來文旅活動的日漸豐富正迅速走進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小孩子都喜歡上這項融武術、舞蹈、技巧于一體的綜合性傳統藝術體育活動。
如今,榕城有20多支獅舞隊活躍在民間,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榕城獅舞就像潮劇、潮樂、潮菜、潮繡等一樣,都是潮汕傳統而古老的特色文化,在傳承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為小女孩敲鑼助威的孫振高舞獅隊是市區很活躍的一支舞獅隊。孫振高舞獅隊負責人孫淑文始終致力于弘揚祖傳技藝,豐富榕城舞獅文化內涵,為非遺保護成果惠及民眾,服務萬家貢獻正能量。舞獅隊時常出現在我市的各種重大活動和節日慶典上,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榕城獅舞文化代表、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獅”,更是成為揭陽對外交流的一張亮麗文化名片和活力古城建設的一個文旅融合標桿。龍年春節,揭陽市孫淑強獅藝武術館精心布設了“青獅大舞臺”“青獅里弄”等打卡點。館里萌態可掬的小青獅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我們不斷創新保護傳承形式,改進了青獅制作工藝,讓青獅變得輕巧可愛,更具觀賞性,希望吸引更多少年兒童加入到傳承青獅文化的隊伍中。”揭陽市孫淑強獅藝武術館館長孫淑強告訴記者,目前館里有二三十頭小青獅,每周五、周六晚上都會開展培訓,教授舞獅技藝,讓孩子們在學藝中既強身健體,又鍛造了堅韌的品質。
今年“青獅大舞臺”還融入了普寧英歌、漢服表演等傳統文化展演,讓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感受非遺的魅力。其中最吸引觀眾眼球的,還要數青獅高桿采青表演,當青獅走下舞臺與觀眾互動時,觀眾爭相撫摸青獅,現場氛圍感拉滿。
在孫淑強看來,獅舞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示;獅舞表演者的每一個舞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新年的美好祝福。如今,在孫淑強的推動下,“青獅”已經從獅藝傳承演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他把傳承基地打造成一個集合點,讓非遺與旅游產業結合,增強游客的文化體驗,同時也為非遺“活”起來開辟新路徑,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傳承,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生活、融入時代。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延續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與傳承。令人欣喜的是,彌足珍貴的榕城獅舞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發揚光大,在豐富文旅體驗中得到推廣與傳承,這份傳統的藝術正在代代接續,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