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揭陽,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深遠的歲月長河中,諸多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人文傳奇;其中在揭陽市之西,有一名揚天下之三山國王祖廟,又名三山神廟、明貺廟、霖田祖廟與大廟。
三山神廟,始建于隋。自隋以降,香火不斷,信眾遍布海內外,分廟超萬座。歷朝歷代,君王予以敕封,官員倡導尊崇,百姓四時祭拜,均是禮敬有加。
三山國王祖廟位于揭西縣城西五里之玉峰(現稱大廟山)東麓,廟周有巾山、明山、獨山三山圍拱,前臨榕江,山明水秀。1300多年前,初唐嶺南行軍總管、開漳圣王、潁川侯陳元光,曾賦詩贊美此廟“勝跡美山水”,慨嘆巾、明、獨三山“鼎立崢嶸勢”。
神廟之中,供奉著3位被宋太宗趙光義敕封為“國王”的神人。一座非佛非道的人文古廟,是什么樣的歷史演變與因緣造化,享受著潮(州)客(家)共尊、位極凡神的人間香火?更令800萬臺灣信眾以及海外華人魂牽夢縈,尊本崇源而頂禮膜拜?三山國王祖廟,有著什么樣的歷史與文化傳奇?
揭西縣三山國王祖廟里的三山神像。
溯源
三山國王之大國王,姓連名杰字清化,二國王姓趙名軒字助政,三國王姓喬名俊字惠威。三人皆允文允武,南北朝時助楊堅完成帝業,被封為大將軍。三人視榮華富貴非永久之福,隱退于巾山、明山、獨山,后修成正果成為三山國王。
有資料記述,連杰、趙軒、喬俊系南北朝末年異姓結義兄弟,隋初從軍,是護國安民的三位勇士,累功至大將軍。大業四年,隋煬帝遣虎賁郎將陳稜等,自義安郡(古揭陽地方)浮海擊琉球。三位勇士也率軍同往。征討歸來,三位勇士對隋煬帝好大喜功,連年征討致民不聊生深感失望與不滿,故戰船在義安靠岸后,三人即掛印封金,歸隱于界石地之三山處,以保一方百姓平安為己任,歸化后被尊為巾山、明山、獨山的守護神。
這些記述,是否真切,已很難考辨!但三位勇士的來歷,在初唐名將、詩人陳元光的敘事題壁詩中,卻是可以得到印證。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隨父平息嶺東、閩南一帶“蠻獠嘯亂”、“畬漢紛爭”的陳元光,接任亡父陳政的嶺南行軍總管之職,駐軍于今閩南詔安、云霄一帶。公元681年,陳元光奉循州(今河源龍川)司馬之檄令,率兵征討嶺東“潮寇”之亂,領軍駐扎于玉峰山下之“界石”。
陳元光征繳賊寇之余,聽聞此地有一廟宇,廟中供奉三位隋朝時期護國庇民之大英雄,因不滿朝廷無道,隱居此地并行俠仗義,常解民于倒懸,救民于水火。當地人敬奉為“三山神”或“界石神”。
陳元光正感慨自己“孤征東嶺表”,聽聞“三山耀神德”的傳頌之后,欣然“冒雨一登臨”。陳元光在瞻仰當地百姓為之建造的廟宇之時,慨嘆隋煬帝楊廣不愛惜、尊重賢士,昏庸無道以致亡國,遂有感而發,在墻壁上題下“孤隋不尊士,幽谷多豪英。三山亦隱者,韜晦忘其名……”三首《祀潮州三山神題壁》五言詩,以表達自己的傾慕、敬仰之情。作為被朝廷敕封為潁川侯的開漳圣王,陳元光的題詩吟詠,使得三山神的威名愈加顯赫,影響愈加深遠。
唐元和14年(819),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因反對唐憲宗迎接佛骨舍利,觸犯龍顏被貶為潮州刺史。韓愈刺潮施政期間,突遇天降大雨,久不放晴,農作物受浸成災。韓愈遂向“水旱疾疫,有禱必應”之“三山神”祈禱,不久果然“淫雨既霽,蠶谷以成”;整個潮汕地區“織婦耕男,欣欣衎衎”。韓愈遂“謹選良月吉日”,以拜祭地方社神的禮儀,備下全豬全羊“齋潔以祀”,予以高規格祭典;并留下《祭界石神文》這一千古文獻。
經韓愈這潮州最高長官這一祭,三山神從一般的地方神,升級為潮州地區的最大社神,位居潮汕多神崇拜之首;從此被潮汕先民、村村寨寨奉為保國安民之神明,“歲時予以致祭”。清嘉慶以來影響甚廣的《韓江聞見錄》記載:“三山國王,潮之福神也。城市鄉村,莫不祀之……”
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征太原,戰事吃緊關頭,忽見身披金甲的三位神將,馳馬揮戈向敵軍進行沖鋒掩殺,王師遂大獲全勝。班師凱旋之際,城頭云彩之中,顯現“潮州三山神也”六字。宋太宗回京后,立即令韓、張二官員,以指揮大使與木石坑王的身份,前往三山神廟頒布圣旨,詔封“三山神”為“三山國王”。老大連杰被敕封為助政明肅寧國王;老二趙軒為清化盛德報國王;老三喬俊為惠威弘應豐國王。賜廟額曰:“明貺”。宋太宗隨后又敕令工部和禮部“增廣廟宇,歲時合祭”。
至此,三山神廟正式命名為“三山國王祖廟”,亦稱為“明貺廟”。
古潮州至宋宣和年間,恢復設置揭陽縣(隸屬潮州)。元代對宋朝的鄉里制度予以改革,推行“都圖制”。三山國王祖廟因隸屬揭陽縣霖田都,故又稱“霖田祖廟”。此廟比周邊任何廟宇規格規模都大,當地百姓又簡稱為“大廟”。
元寧宗年間,翰林院編修官劉希孟領皇命,于公元1332年編寫《潮州明貺三山國王廟記》。廟記以主要篇幅記述了三山神“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的歷程,闡釋了三山神接受人們的奉祀,歷久不衰的原因是:“蓋以有功于國,宏庇于民”。
三山國王祖廟原廟址,在今天廟址邊上的古榕樹處。歷經各朝各代戰火涂炭,至明朝時,祖廟已是幾經荒廢。明崇禎12年,福建古田知縣劉昆蘭,告老還鄉回到河婆楓樹寮村,見大廟破舊,且為坐西向東格局,于是傾其一生積蓄,在原址邊拓地改建為如今的坐北朝南方向。
現今看到的三山國王祖廟,是揭西縣20世紀80年代歷時10年、由海內外信眾捐資重建而成,祖廟主體為三開三進宮殿式建筑,占地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
走過三山國王祖廟,也仿佛走過一段長長的歷史。
傳播
三山國王祖廟本為地方神祇,最初影響僅為一地一域,初唐陳元光戎馬倥傯中,冒雨登臨并題壁賦詩,使其聲名傳播愈發深遠。中唐辟佛先鋒韓愈的躬身一祭,三山神一夜之間榮登潮州社神殿堂,自此村村寨寨均設社祭拜。
至宋太宗頒布圣旨敕封三山神為“國王”,從此更奠定其無出其右的人間神壇地位。三山祖廟神祇愈加威靈,神威愈加顯赫,廟宇愈加增廣。整個潮汕地區以及梅州、惠州等地,已是村村寨寨、各級官府“歲時致祭”,無人敢怠慢。
到了明、清兩代和民國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多與流動,廣東的東莞、佛山、中山等地以及福建東南的大部地區,均已有了三山國王廟的神祇.三山國王的海外傳播,歷史最久、影響最廣且數量最多的,當屬臺灣地區。明神宗萬歷年間,揭陽人馬義雄、周榆森攜三山國王香灰與靈符,在彰化縣鹿子港登岸,選擇“荷婆侖”作為落腳之處,并搭建茅屋供奉“敕封三山國王神位牌”。萬歷十五年(1587),茅屋改建成霖肇宮,至今已有430年歷史。
“三山國王”登上寶島臺灣,比鄭成功于1661年收復臺灣,還早了75年。
臺灣省云林縣賜安宮,是粵籍信眾所修建。該廟史料記載,潮州人蔡鴻均,在明崇禎末年渡海赴臺,途中遭遇臺風,命懸一線之際,面禱隨身攜帶的三山國王香火,終于有驚無險在臺灣島西岸登陸,便筑茅供奉三山國王神。隨著粵東先民在臺灣地區站穩腳跟并融入當地社會,一座又一座三山國王廟,漸次分布在臺灣18個縣市之中。
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各國,但凡有潮汕人、客家人聚居之處,也大多建有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信仰,歷經1000多年的傳播,一廟分萬宇,香火不斷,潮客同尊,萬眾同仰。這種信仰作為潮客民眾的重要精神支柱,使粵東各地,港澳臺同胞,東南亞華僑,無論時局動蕩平和,皆尊本崇源,認祖歸宗。
價值
三山國王信仰與崇拜的價值體系,主要體現在文化價值、精神價值與人文價值三個方面。
三山國王的文化價值,首先體現于祭祀文化之中。三山國王祭祀活動,分為常規祭祀與“豬羊祭”兩種;其中“豬羊祭”為韓愈當年依“少牢之祭”的規格與禮儀所流傳至今,稱之為“三山國王祭典”。這種祭典儀式是三山國王祭祀儀式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儀式最繁、時間最長的最高典禮,祭典信眾多達數百上千人,有一整套完整的祭典過程,儀式莊嚴肅穆,洋溢盛唐古風,場面壯觀恢弘,全程歷時近3個小時。
是日,信眾先于當地廟宇請出“三山國王”神像,參加祭典的信眾身著盛裝,在旌旗手、神夫的引領下,款款行至“三山國王祖廟”前。此時,廟堂內擊鼓三通,鳴鐘三響,喜樂齊奏,“三山國王”升殿;所請神像入廟恭立于祖廟神龕之前。
升殿完畢,“五牲”、“五果”等貢品,均按禮制擺放妥當,鳴炮三聲,信眾三鞠躬肅立,聆聽誦經團誦經。待祭典吉時至,禮生、執事、主祭人、陪祭人分別就位,行獻禮儀式,誦讀祭典文疏;眾皆拜并叩謝神恩。約三小時后,眾禮皆畢,所請神像上轎回廟。“三山國王”祭典始告禮成。
“三山國王祭典”儀式,充分體現了潮汕地區以中原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內涵;而“神夫”涂黑臉、執利刃、赤膊上陣的人物形象,則反映了古代南粵習俗遺風;抽簽占卦部分,則是原始“卜”術的余緒。這些斑駁其間的禮教習俗與風土人情,折映出社會發展、文化變遷和人類精神運行的復雜軌跡。
祭祀活動保留了傳統的民間禮教文化、民間音樂藝術與行為藝術。這對于研究粵東的人文構成、演變與發展,無疑具有難得的意義和價值。2014年,“三山國王祭典”儀式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三山國王的精神價值,集中體現在勇闖海外開疆拓土的潮汕“先民精神”上。這種精神可概括為“英勇無懼、敢為人先、開拓進取、不屈不撓”十六個字。正是憑著這種精神,潮汕先民懷揣三山國王靈符香灰,坐著“紅頭船”便漂洋過海去創業,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敢于反抗一切殘暴統治與壓迫。
三山國王祖廟的人文價值,歸結于“家國情懷”上。遠離故土、旅居海外的潮汕移民,建造、祭拜三山國王廟成為其懷念祖國、思念家鄉、祈禱兩地平安的精神寄托,更成為當地華僑消除隔閡、凝心聚力、認祖歸宗的精神源泉。其中在臺灣地區,最早回到三山國王祖廟進行拜祭的,可追溯到280多年前。據《臺灣通史》記載:“雍正七年(1729),臺南知縣親率潮州裔民,回潮祭三山國王祖廟……”三山祖廟,成為海峽兩岸民眾謁祖認親、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紐帶與橋梁。
“護國庇民”的三山國王文化核心,歷來為信眾祈求“國泰民安”的精神動力,如今已成為研究潮汕文化發展、形成史的課題與線索之一。我們相信,弘揚三山國王文化,過去,現在,未來,都將裨益世道人心。
(編輯:李霞)